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教學反思>前前后后教學反思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
更新時間:2025-06-06 10:32:52
  • 相關推薦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前前后后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1

  三年級上冊從《大人國與小人國》、《前前后后》等課到《今天我值日》。這是一組關于繪畫方面的訓練課程。它要發展人:區分大與小、前與后,直至發展到畫面復雜的總安排構圖、人物造型的素質培養。對于學生,一個班多層面的學生基礎不平衡,怎么處理教材?為了教好教材而教顯然是錯誤的,新課改精神告訴我:要活用教材教人,讓人(學生)發展。我在處理這一組教材時是這樣做的:

  首先,突出顯示第三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因為只有讓學生放開、感興趣來畫大與小等,才有可能學會知識與技能(第一維度)。關注第二維度過程與方法。也就是讓學生回顧總結自己走過的學習經歷,歸納學習好方法。同時把這三維融合起來,注意不截然切割開來,反映到每一節課的學生學習狀態之中。

  教學《前前后后》一課,它比《大人國與小人國》來得難。不用說小學生,就是大人畫復雜畫也會搞錯前和后的關系。怎么辦?“突出顯示第三維,關注第二維,多種教學方法引導第一維”恐怕不行。調整一下“突出顯示第一維,關注第二維,淡化第三維”。調整的原因是:這一課程理性比較分析含量多了。于是,我把“觀察比較看仔細”作為老師引導的重要教學內容,在第一維知識與技能上下功夫。課堂上,“這一塊”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教具演示(表象積累)——學生上臺畫剛才的教具前后關系——出示兒童畫讓學生找前后——學生說前后事物,老師現場畫——學生評老師:“對否?把前后事物找出來,用紅筆標出。”由于合理調整三維,教學效果較好。這一節課又使我明白:三維不是死教條一成不變的,要靈活使用它,以學生進階性發展為總前提才是硬道理。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2

  在上這個內容前,我設計了幾種不同的開課引入形式,有游戲式、欣賞作品式、聊天式等等。最后我選擇了欣賞作品引入,雖然不如游戲來得有趣,也不如聊天來得親切,但欣賞作品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因為作品中的內容、構圖、創意有些是學生覺得很平常,不太留心觀察的現象;有些是學生平常很難有機會見到的,在這里拿出來讓大家欣賞,學生通過欣賞,不僅體會到生活中的美需要用心觀察,還了解到廣闊的世界中有很多難得一見的美麗。

  本課的教學其實是要讓學生建立繪畫的空間感。在教學中我采用讓學生進行實物拼擺來感受視覺變化,了解改變物體前后視覺變化的方法,然后再通過欣賞作品中的前后視覺變化來加深對繪畫空間感的認識。從課后的反饋來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印象深刻,掌握得較好。

  在學生進行創作的環節,我原來設計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繪畫和手工任選,但沒有預料到學生對手工創作熱情極高。而且我平常都是讓學生自由組合,這次是有老師來分組的,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出現時間不夠、每個組都選擇手工制作、有個別組不團結的.現象,這是今后的課中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一節課35分鐘的時間,對于美術課來說,講解技法知識同時還要完成創作,時間很緊張,時間的調控對于美術老師來說,要求相當高。

  從這堂課看,我的課堂時間分配,還要更細致、高效。對學生的創作要求還要與平常的課堂常規習慣要求相結合提出,這應該更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3

  近年來,我一直在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提高我的教學水平和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前前后后的教案及教學反思是非常有益的。

  我會根據課程的內容編寫教案。在這個過程中,我會仔細地研究教材和學生的需求,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以確保我的教學方案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我也會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工具,以便更好地傳達知識。

  在實際授課中,我會根據學生的反應和表現不斷調整我的教學方式。如果我發現學生們理解不夠,我會采取更加具體的講解方式,以便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同時,我也會結合實際生活,舉一些例子,以便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課程內容。

  最后,我會在每次授課后進行教學反思。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反思我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有效,是否有改進的空間等,以便更好地改善我的'教學。同時,我也會向同事和學生征求意見,尋求他們的建議和反饋。

  前前后后的教案及教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和改進,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們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效果。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4

  這一課經過幾次試講,才確定了教學形式。不可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嘗試永遠也發現不了不足,嘗試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的過程,平時上課也是這樣,最后一個班的課往往比前面的幾節令人滿意,教學效果也好。

  就像這一課的導課,先是讓學生通過欣賞一組具有鮮明透視效果的圖片和影像資料來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規律,但因為缺少直觀的對比,沒有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地認識,取得的效果并不如預想的好。于是靈機一動,隨手編了一個雙手操,用手的動作來展示不同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從雙手的位置改變來發現手的大小的`變化,學生很容易得就總結出了“近大遠小”的規律。這樣似乎已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但學生的作業交來后,我發現他們的表現對象僅限于近距離的前后關系,或是書上的內容,并沒有拓展開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方式,觀察教室、觀察課桌、觀察站在第一排和站在最后一排的同學,來豐富學生的認識。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5

  [智育目標]:通過多種繪畫形式表現物體前后關系,運用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素質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找出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難點]:用繪畫形式表現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影像資料或課件

  繪畫工具、剪刀、漿糊、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游戲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學是怎樣跑的?)

  2.導語:同學們,可別小瞧了前前后后,這其中還有不少的奧妙呢,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好嗎?

  (板書課題)

  二、觀察·發現

  1.欣賞來自生活的圖片

  2.欣賞繪畫形式的圖片

  3.觀察圖片中的景物是怎樣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體與后面的物體看起來有什么區別?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前后排列的物體,有一個“近大遠小”的規律。

  5.請說說看你以前有沒有見到過“近大遠小”的現象?

  三、探索·體驗

  1.討論:你以前的繪畫是怎樣表現前后關系的`?現在你準備如何表現?

  2.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繪畫主題、形式以及繪畫的順序。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內容:繪畫順序、繪畫比例、顏色的搭配、廢紙屑的處理等)

  4.創作點評,體驗創作的快樂

  四、拓展·延伸

  1.請試著用今天所學的“近大遠小”的規律,把你對作品《 》的評價寫出來。

  2.結束語:

  板 書:

  3. 前前后后

  前后關系的物體——————規律:近大遠小

  主題:

  繪畫 形式:

  順序:

【前前后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亡羊補牢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2-25

反思自己的教學反思10-18

白鷺反思教學反思12-26

教學反思09-28

教學的反思08-29

教學反思06-30

海底世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優秀08-30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08-15

合唱教學教學反思04-23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久久综合天天精品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