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詩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古詩詞1
送王司直(唐代-皇甫曾)
西塞云山遠,東風道路長。
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
河滿子秋怨(宋代-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凄涼寶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云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普天樂秋江憶別(元代-趙善慶)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yàn)背斜陽。壁(bì)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灑風淚濕羅裳(cháng)。釵分鳳凰,杯斟鸚(yīng)鵡(wǔ),人拆鴛鴦。
憶住一師(唐代-李商隱)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zhōng)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huì),童子開門雪滿松。
銀山磧西館(唐代-岑參)
銀山磧(qì)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
雙雙愁淚沾馬毛,颯(sà)颯胡沙迸(bèng)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度破訥沙二首(唐代-李益)
眼見風來沙旋移,經年不省(xǐng)草生時。
莫言塞北無春到,總有春來何處知。
破訥沙頭雁正飛,(bì)鵜(tí)泉上戰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qì)寒光生鐵衣。
雨雪曲(南北朝-江總)
雨雪隔榆(yú)溪,從度隴(lǒng)西。
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màn)漫愁云起,蒼蒼別略。
蝶戀花(宋代-彭元遜)
微雨燒香余潤氣,新綠,乳燕相依睡。無復卷簾知客意,楊花更欲因風起。
舊夢蒼茫云海際。強作歡娛,不覺當年似。曾笑浮花并浪蕊。如今更惜棠梨子。
送張評事(宋代-李覯)
江上楚花鮮,君行一黯然。居官無藉手,選部豈知賢。
廉善雖由已,亨通亦在天。都人如問我,疏懶甚當年。
次韻答陳殿丞(宋代-李覯)
不能隨薄俗,非是向深山。自喜道無屈,所嗟心未。
酒鄉貧更入,詩債病猶還。一字成虛美,通宵只厚顏。
唐開成年墓志石(宋代-王應麟)
鴻蒙肇開辟,變嬗幾成毀。
寥寥斷竹歌,瓦溯姚姒。
周墳典以族,詎認青烏子。
公琴記咎繇,邢山稱東里。
葛失之矯,過于侈。
焉知宮夾墓,莫識龜言水。
銅字十六,銘自此于始。
延陵有孔篆,烏寧半辭止。
漢磚猶簡樸,石章寢華靡。
無愧惟有道,媚俗多虛美。
七松談士良,何以不軌。
載筆鮮南董,襲浮謬臧否。
豈悟冢中人,三百年不死。
婦名弗出閫,古未有碑誄。
謚見春秋初,志起典午氏。
簪蒿隱士妻,芳刻垂千祀。
楊高托不朽,習之文中理。
或犯葵丘禁,息國事何恥。
蛾眉為黃土,磨滅更誰紀。
宰如比何人,維邑之士女。
逸民孺仲裔,冰雪濯紈綺。
采儷古鄞州,儉勤終莫齒。
試問幾何年,頗與銅人似。
雖微黃絹辭,亦質而不俚。
丘夷池又平,蓬顆今廛市。
聚廬寒劫灰,余光輝泥滓。
曰德巢由儔,閨曰萊鴻比。
我行松柏下,勢榮朝菌爾。
隆碣牛礪角,翁仲臥荊杞。
蘭艾均一塵,玉岷同一。
孤竹夢泡然,柳下壟孰是。
片石幸有傳,詩以貽彤史。
東陽山人僻居(宋代-晁沖之)
我家京洛間,桂玉資薄產。平生丘壑心,水竹不滿眼。
清晨有客吳中來,山川指授收奇才。笑談長揖波浪下,懷抱遠承巖穴開。
東陽山人高華隱,豪俠持身復修謹。旁山多辟黍秫田,碧溪東流及春醞。
溪南一畝當翠微,秋風莼熟菰葉肥。龜魚上帶藻荇動,鷗鷺下拂芙蓉飛。
亭陰野塘亦新筑,溪山共作窗中綠。諸郎年少皆知書,子夜哦詩動修竹。
歲時冠蓋如浮云,擊鐘鼎食江淮聞。愛山自比謝康樂,多士不減春申君。
我欲沿溪揚小楫,亭邊共醉藤蘿月。叩門夜君家時,扁舟重載山陰雪。
上洪帥李伯紀丞相(宋代-胡銓)
相印橫拖御案前,圣恩暫許帥藩宣。
舉幡北闕危三刖,抗疏南床忽十年。
往事凄涼人墮甑,此身空潔鷺棲煙。
當時坐榻生龍尾,猶望陳蕃一解懸。
哭趙公鼎(宋代-胡銓)
以身去國故求死,抗疏犯顏今難。
閣下特書三姓在,海南惟見兩翁還。
一孤冢寄瓊島,千古高名屹太山。
天地祗因慳一老,中原何日復三關。
和林和靖先生梅韻(宋代-胡銓)
瘦吟幽玩有余妍,更向高人樂園。
無垢未應經露沐,不緇甯信受塵昏。
春風自識明妃面,夜雨能清吏部魂。
插負膽瓶看更好,凜如明月薦雷樽。
答單監簿(宋代-胡銓)
賢哉洛城翁,塵甑每貸粟。
饑來睨書案,臭味清可掬。
抱古遺經,凜凜一川玉。
唯知耕寬閑,未暇井衍沃。
蕭然跨,破漏數間屋。
諫議真可人,著意向幽。
贈之三百月,采照鯨目。
閉門予自煎,颯爽對修竹。
先生如玉川,時書實其腹。
顧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
新篇忽入手,闊躡李杜躅。
華袞褒雖榮,溢美論非篤。
何時玉壺山,復得從所欲。
三碗澆枯腸,勿賦飯不足。
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宋代-洪皓)
胸中耿耿向誰陳,舌在形羸強集神。
佩印已慚蘇季子,埋名誰志李無賓。
乞糧儻死呼庚癸,貴格何須足乙辛。
祗恐數窮為鬼錄,扁舟阻泛五湖春。
中國古詩詞2
1、《烏夜啼留別趙粹文以上明秀集注卷二三十四》蔡松年
一段江山秀氣,風流故國王孫。
三年不慣冰天雪,白璧借春溫。
宦路常難聚首,別期先已銷魂。
與君兩鬢猶青在,梅竹老夷門。
2、《臘月十九日飲于周氏無盡藏雪作》趙蕃
卯飲君家江上樓,坐中風雪暗前洲。
世間矰繳無空巧,我自歸心沒白鷗。
3、《普明院》陳延齡
普明禪寺隱巖坰,狂客重來酒未醒。
云氣竟拖龍尾白,山容盡比拂頭青。
松林深處誰家屋,村墅斜陽若個亭。
莫問笑談歸去晚,有詩留與赤松聽。
4、《太乙宮即事》王同祖
綠陰密處著危亭,佳氣蔥蔥王武林。
一片紅塵飛不入,杜鵑啼處白云深。
5、《送曉容》鄭獬
龐眉蒼面已衰翁,猶踏天衢塵土中。
收得閒名好歸去,鮮魚白酒醉秋風。
6、《臨江仙》石敦夫
窺檐蟾影白,照坐燭花紅。
7、《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
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
8、《寄鐵厓先生二首(時留京總裁禮樂書)》夢觀法師
蓬萊宮闕五云東,龍虎山川錦幛中。
盡說黃金延郭隗,誰知白璧起申公。
春秋袞鉞諸侯懼,南北車書萬國同。
卻望鈞天才咫尺,一琴涼月寫松風。
9、《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蘇軾
烏府先生鐵作肝,霜風卷地不知寒。
猶嫌白發年前少,故點紅燈雪里看。
他日卜鄰先有約,待君投紱我休官。
如今且作華陽服,醉唱儂家七返丹。
10、《勾曲道中早行》陳鳳
京國秋風急,驅車還曉行。
石林清露滴,野水白煙生。
逾坂遲童仆,問程稱弟兄。
丹霞開曙色,前館正雞聲。
11、《后谷春晚》釋永頤
煙冷云深燕不歸,徑多松葉少花枝。
春風過盡無行客,白書山獐飲石池。
12、《送靈應上人》賈島
遍參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問此公。
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13、《王夷甫》鄧林
玉塵消搖吐妙言,清流都指作龍門。
白頭茍活尊胡虜,夜半排墻未是冤。
14、《藥名一絕》洪皓
獨活他鄉已九秋,剛腸續斷更淹留。
寧知老母相思子,沒藥醫治白盡頭。
15、《酒家同彥先何事留春》廖孔說
苦說傷春還餞春,夜深啼鳥對沾巾。
綠陰村酒城南肆,同是尊前白發人。
16、《雜詩三首》于慎行
北登遼陽城,顧望三韓道。
大海何蕭條,白骨橫野草。
下充蛟魚食,上使烏鳶飽。
傷哉十萬師,太半涂肝腦。
粟米量如沙,金帛積成島。
功名誠可為,封疆在自保。
閉關謝遠人,良圖胡不考。
17、《山出云》陸暢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高似從龍處,低如觸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18、《出漷陰望楊柳村聊作》皇甫涍
乘云命傾蓋,帶月度征輪。
地白翻疑水,村寒不悟春。
霧交平谷樹,風散朔方塵。
詎向耕夫問,垂楊宛舊津。
19、《石窗為明上人賦》黃庚
何年鑿山骨,八面鎖蒼苔。
海月照還白,天風吹不開。
玲瓏宜丈室,明潔稱經臺。
眼界皆通透,間云任去來。
中國古詩詞3
1、石灰吟
于謙〔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渾不怕 一作: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留在人世間。
2、核舟記
魏學洢〔明代〕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中國古詩詞4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馮夢龍
摩挲著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今。戴復古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竊召家書空清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陸游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李白
揆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李白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李煜
錐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蘇軾
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馮延已
舞樹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
誤盡平生是一官。吳偉業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李溥照
斂聲風笛離亭晚,君向渝湘我向秦。鄭谷
數點梅花天地心。翁森
敷甕猶未開,來朝能欽否?儲光義
稼墻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為何物?貫休
踏雪訪山樵,山樵踏雪去。趙關曉
澆花正怪兒童懶,忽見松陰片雨來。徐通
醉來深入荷花去,臣看青天飛白鷗。白雙
醉臥暖鳳呼不醒,亂紅無數點人衣。陳淵
數點歸鴉過別村,隔溪漁笛遠相聞。戴復古
誰伴余苦吟,滿林啼絡緯。文同
請留磐石上,垂鉤將已矣。王維
蜘躕歷陽道,鄉思滿南枝。儲嗣宗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暈。孟郊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秦韜玉
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醋。杜甫
翩何柵姐,其來遲。漢武帝
夏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秦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無名氏
梁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琴歌
中國古詩詞5
1、《法一以余所贈墨為不佳》晃沖之
上人好事世莫當,羅列四寶如文房。
廣交往往得奇物,有墨尺度如圭長。
秋麋折角膠與力,春麝入臍煤生香。
已將雪覆輕羅帕,更令花映紅紗囊。
草堂老人不自料。亦藏餅夸精妙。
自言和璧持贈君,反為燕石遭譏誚。
嗚呼萬事孰不然,古今工拙那同調。
君不見當年諸李數不到庭寬,只今賜墨無老潘。
2、《舟中》陸游
柁邊潮水落還生,篷底寒燈滅復明。
約束長年牢系纜,報人風雨有鼉鳴。
3、《鄉人羅朝宗與兵部尚書京公有舊將往見之遇予》裘萬頃
四時成歲秋云暮,九月肅霜天漸寒。
有客褰裳涉鄱水,逢人劇口話長安。
懸知欲聽星辰履,厭見從來苜蓿盤。
姑舉一觴餞行色,無魚長鋏切休彈。
4、《遣興》羅隱
青云路不通,歸計奈長蒙。老恐醫方誤,窮憂酒崢鍘?
何堪罹亂后,更入是非中。長短遭譏笑,回頭避釣翁。
5、《贈姜唐佐生》蘇軾
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姜。
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常
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
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6、《賦得有所思》徐鉉
所思何在杳難尋,路遠山長水復深。
衰草滿庭空佇立,清風吹袂更長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調綠綺琴。
落日鮮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獨傷心。
中國古詩詞6
觀滄海
曹操〔兩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短歌行
曹操〔兩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唯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明一作:皎皎)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龜雖壽
曹操〔兩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觀滄海》是一致的。但《觀滄海》是寫景詩,以景抒情。此篇則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懷言志之作。這首詩寫于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雖然剛剛取得了北伐烏桓的勝利,踏上凱旋的歸途,但詩人想到一統中國的宏愿尚未實現,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并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龜雖壽》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積極的主題。
長歌行
漢樂府〔兩漢〕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誡子書
諸葛亮〔兩漢〕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
這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七步詩
曹植〔兩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表達了對曹丕的強烈不滿,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思想感情。
迢迢牽牛星
佚名〔兩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
白頭吟
卓文君〔兩漢〕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它巧妙地通過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個個性爽朗、感情強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實的.刻畫了女主人公心傾意煩、思慮萬千的神情狀態,同時也顯示了她思想的冷靜和周密。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十五從軍征
佚名〔兩漢〕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遙看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東向看一作:東向望)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后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贈從弟·其二
劉楨〔兩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劉楨的詩剛勁挺拔,卓犖不凡。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贈從弟》共三首,為其代表作,本詩是第二首。
這首詩看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
大風歌
劉邦〔兩漢〕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一詩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復雜心情。
涉江采芙蓉
佚名〔兩漢〕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寫別的情詩。在古代封建社會里,生活是很簡單的,最密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夫妻朋友關系,由于戰爭、徭役和仕宦,這種親密關系往往長期被截斷。更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書信無法往來,相隔兩地音信全無,就成為許多人私生活中最傷心的事。因此中國古典詩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達別離情緒的,就主題來說,這首詩是很典型的。
中國古詩詞7
從《百家講壇》到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被譽為“綜藝清流”,而獵奇熱潮一陣陣隨風而逝,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學習和書寫的淡漠似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在B站看“詩詞大會”節目視頻的網友,也有人被吐槽“文盲”。劉百生老師說,生活中“沒文化”的例子不時跳出來刺眼。艾青去世時,兩家報紙都在標題里將“大堰河”當成了一條河;而前幾年,春天,某地的.梨花開了,報紙用的標題是“千樹萬樹梨花開”,而此梨花卻非彼梨花。
現象級綜藝背后的社會成因,在于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致文字的膜拜心理,如今浸淫于網絡語匯,仍心向往之。這也可以理解為何現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詩,可惜最終難以塑造其“詩和遠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被奧數和考級等占據。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變古詩詞整體教育氛圍——未來能減少孩子“苦惱”背書,而是因為懂得才熱愛,因為理解才淡然,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
當喧囂的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這危機中的微熹,則彌足珍貴一些。
中國古詩詞8
中國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傳統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優美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我從小就喜歡聽古詩詞的吟誦,這些古代文人留下的詩詞作品引發了我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一些我在吟誦古詩詞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古詩詞的吟誦給我帶來了一種獨特的審美享受。當我口中吟誦著“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杜甫《登高》,或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王之渙《登鸛雀樓》時,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古人的思考和情感。這些詩詞作品承載著古代文人對自然、人生、愛情等問題的思考,通過吟誦,我得到了一種美的滿足。古人用詩詞表達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追求,而我則通過吟誦感受到了他們的情感世界。
其次,古詩詞的吟誦幫助我加深了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中國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通過吟誦古詩詞,我了解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和人生觀,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能夠感受到古人對家國、情感和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這些與我現代人的認知和情感產生了共鳴。吟誦古詩詞,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認同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同。
同時,古詩詞的吟誦也讓我學會了欣賞和表達情感的藝術。古代文人通過嫻熟的語言和豐富的意境表達了他們的情感和思想。當我吟誦這些詩詞時,我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并且通過吟誦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我發現,古詩詞的吟誦不僅僅是對文字的理解和吟詠,更深入地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手段。通過吟誦古詩詞,我學會了如何用語言和聲音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對我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溝通和表達感受有了很大的幫助。
另外,古詩詞的吟誦也給我帶來了心靈的寧靜和平靜。當我靜下心來吟誦這些詩詞時,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舒適和平靜。這種心靈的寧靜來自于古詩詞中所表達的世界觀和人生態度。詩詞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讓我忘卻了一些現實中的紛擾和壓力,讓我能夠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古詩詞的吟誦可以讓我暫時從喧囂繁忙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找到內心的寧靜和片刻安寧。
總之,中國古詩詞的吟誦給了我很多心得體會。通過吟誦古詩詞,我感受到了其帶來的審美、文化認同、情感表達和心靈寧靜。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和藝術。我相信,古詩詞的吟誦將繼續在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啟迪我對生活和情感的思考,讓我更加熱愛和珍視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國古詩詞9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
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游》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5、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陸游《秋興》
6、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陸游《秋思》
7、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朱慶馀《宮詞》
8、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9、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10、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11、琵琶弦上說相思。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12、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13、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王維《伊州歌》
14、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15、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來鵠《偶題二首》
16、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木蘭花》
17、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陶淵明《酬劉柴桑》
1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2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1、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薛逢《宮詞》
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2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2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5、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
2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27、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28、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29、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30、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中國古詩詞10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南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鶴雀樓》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王安石《元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四首》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碧玉妝成一樹高,千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柳枝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宋·辛棄疾《水龍吟》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北宋·蘇軾《惠州一絕/食荔枝》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登樂游原》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夜泊楓江》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唐·白居易《暮江吟》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唐·張祐《縱游淮南》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最早出于南宋·殷蕓《小說》一文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唐·盧綸《塞下曲》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唐·王維《終南別業》
中國古詩詞11
1、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2、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3、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4、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朱彝尊《高陽臺》
5、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鵲踏枝》
6、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8、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9、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10、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盧仝《有所思》
11、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12、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1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14、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15、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敻《訴衷情》
16、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17、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韋莊《女冠子二首其一》
18、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蘇武《結發為夫妻》
19、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20、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鵲踏枝》
21、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22、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23、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曹雪芹《紅豆詞》
24、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
2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26、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2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8、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29、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30、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31、淚縱能乾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寄外》
32、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33、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34、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
35、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36、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3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38、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
39、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
40、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41、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終身誤》
42、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晏殊《玉樓春》
43、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4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車遙遙篇》
45、人如風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
46、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7、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4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49、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白居易《長恨歌》
50、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二》
中國古詩詞12
古詩詞是我們祖國燦爛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元曲構成了祖國無比壯麗的景象,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鑄就我們的中國心。
我記得從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朗誦古典詩詞,如《靜夜思》《春曉》等。一直以來,我每周堅持積累背誦三首古詩詞。我作為一個中國的少年,我愛中國古詩詞。
過年時吟“爆竹聲中一歲除” ;清明時吟“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秋時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送別時吟“勸君更盡一杯酒”;喜悅時吟“滿卷詩書喜欲狂”;慷慨時吟“大江東去”激越時吟“憑欄處瀟瀟雨歇”。中華經典古詩詞,鑄就了我們中國人的心理結構。
我們語文老師每周開展一節“趣味經典誦讀闖關課”,帶領我們在經典古詩詞的海洋里遨游,讓經典古詩詞誦讀起來,讓我們大家感到既輕松又有趣,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誦讀的積極性,鑄就了我們的中國心。
我校每學期如期舉行“沐浴書香 感受經典”為主題的經典誦讀比賽活動,借以傳承國學文化經典,來弘揚民族文化精髓,激發我們的讀書和誦讀熱情。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體現出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歷經數千年積淀的`中華經典古詩詞,使我們不僅可以領略春夏秋冬的四時變化,高山流水的山河魅力,更可以感受親情友情的可貴,悲喜交加的情懷。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鑄就了一顆中國心。
中國古詩詞13
1、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辛棄疾《永遇樂·賦梅雪》
2、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渾勝雪。——趙以夫《金盞子·得水能仙》
3、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陸游《題老學庵壁》
4、虎將如雷霆,總戎向東巡。——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5、老農相慶無它語,盡道冬晴好趁耕。——王之道《長至和魏公達》
6、冰霜歲聿暮,方昭君子心。——唐寅《詠懷詩》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根依陽地春風透,瓶倚晴窗日氣濃。——董嗣杲《蠟梅花》
9、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
10、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楊萬里《秋山》
11、閑看臘梅梢,埋沒清塵絕。——張玉娘《白雪曲》
12、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陸游《霜月》
13、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勵學篇》
14、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紫金霜《立冬》
15、東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飛翦水花。——范成大《春後微雪一宿而晴》
16、昨夜東風來,吹我門前柳。柳芽黃未全,草根青已有。——劉基《新春》
17、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18、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簡文帝《雪里覓梅花》
19、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賈島《劍客》
20、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劉克莊《水仙花》
21、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明葉颙《已酉新正》
22、早起煙霜白,初寒鳥雀愁。——白居易《初冬早起寄夢得》
23、顛風夜半撼蕪城,雪萼瓊絲破空碧。——趙文《瓊花上天歌》
24、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顧貞觀《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
25、四顧無人跡,雞鳴第一聲。——石召《早行遇雪》
2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7、春風只被多情苦,紅嫩青新總要詩。——謝枋得《元旦阻雨二首·其一》
28、滿庭更遣遲銷著,剩借書窗幾夜明。——楊萬里《觀雪二首·其一》
29、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陳浮《江天暮雪》
30、虎逝龍亡不記年,舊巢雙鳳故依然。——項安世《南岳路口懷胡氏兄弟》
3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32、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范云《別詩二首·其一》
33、不知天上誰橫笛,吹落瓊花滿世間。——吳澄《詠雪》
34、虎嘯谷而生風,龍藏溪而吐云。——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
35、輕羅疊雪,小盞排金,又一番春色。——志潤《瑤華·水仙》
36、客邊沽酒逢殘臘,雨里迎春到小年。——李之世《舟次小年》
37、冬至宵難短,孤眠恨自長。枕單寒入夢,窗破月窺床。——龍輔《冬至》
38、自著衣偏暖,誰憂雪六花。——賈島《寄令狐绹相公》
39、烏鴉盤舞黃云亂,早與商量雪意生。——范成大《次韻袁起巖常熟道中三絕句·其一》
40、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維《畫》
41、暗香靚色撩詩句,宜在林逋處士家。——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其一》
42、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魏收《臘節》
43、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至今傳軍中,尚愧壯士顏。——陸游《懷昔》
44、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李端《拜新月》
45、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杜甫《柏學士茅屋》
46、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白居易《早冬》
47、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虎臣,闞如虓虎。——《詩經·常武》
中國古詩詞14
1、《題雙廟》郭知運
唐祚中不振,孽胡恣奸驕。
君德弗克終,治亂在一朝。
渠魁睥神器,四海俱動遙
向來為厲階,其跡已冰消。
中興功孰盛,張許冠百僚。
堂堂二公烈,千古名不凋。
義膽極華岳,忠肝齊斗杓。
平生慕節義,卜居祠匪遙。
丹青就湮郁,古屋風蕭蕭。
英靈如可問,激懦討惛妖。
2、《常祀皇地祗五首》佚名
物備百嘉,樂周八變。
克誠是享,明德期焉。
神鑒孔昭,蕃禧錫義。
回馭飄然,邈不可見。
3、《紹興享先農十一首》佚名
幽明位異,施報理同。
克恭明神,降福乃豈。
我膺受之,來燕來崇。
豈伊聲鄉,于彼三農。
4、《潘卿求內主令人挽章二首》蘇籀
擇夫先筮嫁,年俯逮期頤。
周南弗墻面,班誡克刑儀。
陔蘭冀豐養,中饋失扶持。
惻慨百金誄,君文亦漢碑。
5、《真宗告鄉六首》真宗
欽崇太霄,肅奉徽冊。
大禮克誠,鴻獻有赫。
令芳爰牙,明靈斯格。
照謝垂祥,永懷何極。
6、《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佚名
于穆帝臨,至矣元造。
克配其得,惟我文考。
仁恩廣罩,欒葉永保。
宗祀惟初,以揚孝道。
7、《二月廿一日游藏勝有感》陳文蔚
柴門終日掩荒苔,記得年時把酒杯。
幸有克風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來。
8、《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佚名
無疆之德,至哉坤元。
沉潛剛克,資生實蕃。
方丘之德,惟敬無文。
神其來思,時歆薦億。
9、《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劉克莊
燕山張皇薄伐,艮岳文飾太平。
黼賀克復受賞,瓘憂分裂有萌。
10、《雜興四首》劉克莊
梁松帝婿拜堂下,伏波將軍坐受之。
汝雖自詫樊川侄,吾未嘗聞蔡克兒。
11、《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孳孳羞愒日,矻矻自窮年。
靈岳言猶在,天臺筆已專。
玄珠因象得,祖印以心傳。
終覺符深妙,初非離簡編。
連環資講貫,涵泳藉詩篇。
斷斷無他技,愔愔合自然。
從來憎系屬,其肯望陶甄。
謬忝諸公識,常推眾客先。
歲時頻問勞,旦夕競招延。
有意行方外,因思去日邊。
收探禹穴古,鑒入賀湖漣。
巖壑爭奇秀,涇溪互屬聯。
鄞江浮汗漫,雪竇踏云煙。
曠望方壺表,高躋太白巔。
石橋夸圣所,華頂歷星躔。
羽洞仟蹤秘,丹丘地勢偏。
搘筇逾絕嶠,杭葦下中川。
秋蕩懷康樂,春池憶惠連。
尋猿過翠壁,訪鶴列青田。
古郡名存栝,仙都頂有蓮。
江峰何嵂崒,馮嶺足迍邅。
建涉東閩劇,茶從此苑煎。
武夷循窈窱,九曲愛回漩。
境接三山勝,名隨歷代遷。
層巒無間斷,一水自蜿蜒。
雪鼓何深秀,滄溟可激沿。
衣冠常繼踵,魚蟹不論錢。
正欲登衡霍,無端信杜鵑。
游情方稍稍,歸思忽翩翩。
玄笠才加首,青藜亦在肩。
未窮交廣際,俄返浙淮埏。
姑蔑墟難辨,金華洞可穿。
爛柯人已往,起石事堪箋。
新定人民質,桐廣物象妍。
閒詢吟士室,重扣釣臺舷。
風壤連吳越,云山異隴汧。
富春聊憩止,古霅又周旋。
二水來天目,千峰列地{輭車換田}。
麥畦螽揖揖,桑野蠋蜎蜎。
湖石偏求潤,山茅競摘鮮。
毗陵季子邑,陽羨蜀仟佃。
惠阜泉宜瀹,侯堂檜不蹎。
丑梨生槜李,佳紙出由拳。
漸聽華亭鶴,將求瀚海鱣。
闔廬當日霸,郛郭入門堅。
許越夫差誤,逃吳太伯賢。
唯應希范蠡,不必慕成鱄。
鐵翁州形固,金陵王氣宣。
山回石頭壯,江下海門遄。
南北茲為限,英雄孰解填。
千齡難致詰,六代自相挻。
極目傷京汴,縣情比澗{纏纟換氵}。
未歸文武業,猶慕蟻羊羶。
今古雖與廢,山川但幅{左巾右員}。
地多秦漢跡,碑少晉唐鐫。
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
豺狼頻犯軛,蛟鱷屢驚船。
曉發蒙霜露,宵投閱望弦。
往來唯適興,游戲豈離禪。
身外無余嗜,行中頗自便。
云山期浪跡,輦寺迫充員。
唯曰通宗說,何曾問陌阡。
短長皆以度,輕重必於權。
苦節貞徒爾,讒人不舍旃。
菲萋成貝錦,海岳起埃涓。
事變安能測,冤深豈易湔。
采苓空自賦,齧檗竟誰憐。
悲寢難成夢,愁餐不下咽。
中心誠匪石,直道信如弦。
白首將沈穽,丹忱遂格天。
釋然消怨結,劃爾脫拘攣。
彼舌知何用,吾生固獨全。
青云非所覬,白日且高眠。
頗覺閒情逸,渾無俗累牽。
余生今老矣,此地盍終焉。
杖為看山拄,裳因涉漳褰。
只堪朋鹿豕,庶免懼鷹鸇。
旨蓄常留翁,胡麻或滿篅。
但令山在目,肯顧雪盈顛。
進駐飯忘精鑿,山肴略豆籩。
示嘗嫌菲薄,自足養衰孱。
陋室茅充瓦,寒衣艾當綿。
冷非塵境外,靜是悟因緣。
盡棄殘書帙,唯留古硯{左專右瓦}。
云歸多在樹,泉落自成淵。
孤鶻翻霄健,群猱上木猥。
水邊梅的皪,雨際竹嬋娟。
貞勁期松柏,芳馨尚藥荃。
草間龍腦出,木末兔絲懸。
澹若忘吾我,蕭然去糾纏。
已能齊指馬,豈復記蹄筌。
元自師調御,還曾訊偓佺。
無心方契佛,有藥未為仙。
置窟嗟毚兔,遺身愛蛻蟬。
岸登當舍筏,卜妄不須{上竹下專}。
覓句歸陶謝,觀空體竺乾。
性天宜爽朗,戒月要孤圓。
病起形神改,年加膂力愆。
齒疎亡兩版,面瘠露雙顴。
百歲人應少,諸塵相盡捐。
客來歌九辨,僧到說三玄。
白石常同煮。青葵亦共搴。
虛懷本無取,那得更悁悁。
12、《懷古題雪十首·李訴懷雪》方鳳
有唐御極天所命,蠢爾孽臣作梟獍。
克壯謀猷斷乃成,出師不愁天雪盛。
銜枚夜渡張柴村,西平有子國有孫。
懸弧不固兵徑入,擒取渠魁獻至尊。
13、《補樂府十篇·有商氏之樂歌》曹勛
帝命是膺,圣政日新。
佑我烈祖,以克相爾后人。
14、《敬和大人新年韻》洪咨夔
井渫得泉終必食,睽弧遇雨更須疑。
毋庸伊尹要三聘,且學顏淵克四非。
勢去鐵鞋無處覓,志亨金印有時累。
梅花結子桃花發,爛漫春風醉典衣。
15、《生民》詩經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
不坼不副,無菑無害。
以赫厥靈,上帝不寧。
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
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
鳥乃去矣,后稷呱矣。
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
茀厥豐草,種之黃茂。
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粟。
即有邰家室。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糜維芑。
恒之秬秠,是獲是畝。
恒之糜芑,是任是負。
以歸肇祀。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釋之叟叟,烝之浮福
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
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時,后稷肇祀。
庶無罪悔,以迄于今。
中國古詩詞15
印象中,李白是一個有些孩子氣的人,很感性,很率真,也很隨意。快樂了就大聲呼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很是灑脫無羈,甚至有些自視清高,“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好一個尋常人,遇到不如意甩手就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1300年前的李白就是這么一個豪放、剛烈、自由、充滿了真性情的人,讀他的詩,酣暢淋漓,超然于世,真有一種“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感覺!
才華橫溢的李白,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良好的家庭條件和開放的盛唐,使他萌發了想游歷名山大川、走邊天下的心愿,于是他不為聲名所累,浪跡天涯,吟詩作賦,行的驚天動地,寫的名震山川,千古流芳。
李白衣袂飄飄,執酒臨風。
他呼吸著青山綠水的芬芳,親吻著廣闊無垠的大地,感受著超然物外的恬靜,他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只有自由的天地能容下這位不受束縛、身有傲骨的曠世奇人。酒是李白的最愛。他始終沉浸在酒中、夢中,當酒麻痹了他的精神、情至漸濃時,他的`夢也就開始了,“李白斗酒詩百篇”,酒已經全部融入了李白的生命里,也融進了他的詩詞歌賦里。在他寫的一千五百多首詩文中,提到“酒”的就多達一百七十多首,可謂是酒氣熏天,醇香四溢,酒和文字成為“詩仙”尋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我們就讀到了“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沖天豪情,“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寂寞無奈,就有了“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的瀟灑豁達和“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弛”的痛快淋漓,還有“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中”的黯淡傷別,以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凄涼悲境……。酒成就了詩仙,酒成就了李白偉大詩人之名!
他游山侃水,居無定所。
李白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路上,有時走的很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有時走的很暢快,“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時朋友急著趕來送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有時他很動容的、傷感的送朋友“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他和游子相互勉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他把本該屬于對世間的愛分給村莊和山巒,湖泊和峽谷,分給童子(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乞丐甚至山中的鹿、嘶鳴的的馬、飛翔的鳥兒與蝴蝶:“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雁行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且放白鹿青崖澗,須行即騎訪名山”。他在浪跡天涯的游歷中,并不急于找尋目的地,而是僅僅為享受大自然的撫慰、精神的充分自由,從而感悟人生永遠在途中。
他寄情山水,出口成章。
李白縱情山水,游山訪仙,一出口就有氣吞山河之氣概,“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月掩赤誠”。記得余光中先生有詩評“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憶李白》)。李白一生只寫過兩闋詞其成就之高卻無人能及,“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數字,說盡凄涼。“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山靜的迷人,任憑風起云涌,詩人眼里只有山,兩眼相對,不離不棄。
李白才華橫溢,堪稱天下奇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灑脫不羈,愿作世間浪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他嗜酒成性,常為酒中醉鬼,“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他天真浪漫,別號“盛唐詩仙”,“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他清高叛逆,傲視世俗庸人,“黃金白壁買歌舞,一醉累月輕王侯”。
我記得有人問余秋雨先生,他的偶像是誰?余先生回答說,李白是其中之一,理由是:李白開拓了中華文化自由放達的生命力。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李白的詩風,那就只有一個詞:豪放!我心中的李白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壯,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豁達,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奇峻,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癡狂。令我們感嘆和慶幸的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有這樣一些自視清高、豪放自由的奇人怪才,給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經典絕倫的傳世佳作,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文明古國,民族成為優秀民族。
沒有李白,就無法發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愁緒,沒有李白,就無法驚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偉,沒有李白,就無法擁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雄心壯志。李白用他的一生來詮釋浪漫,用他所有的詩文來蔑視權貴,用他所有的激情來填補中華文化長卷上的一抹光彩!
【中國古詩詞】相關文章:
中國經典古詩詞07-23
中國最經典的古詩詞02-03
中國古詩詞(精選)06-08
中國古詩詞06-07
中國古詩詞02-09
中國最經典的古詩詞03-25
【通用】中國古詩詞02-02
中國優秀古詩詞12-29
中國古詩詞【精品】06-08
中國古詩詞[精品]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