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恩老師的古詩110首,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宋代-陸游)
雪曉清笳(jiā)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bìn)雖殘,心未死。
2、如鏡師剪竹四竿植為莆桃架其一適活要予賦詩遂作此以塞請云(元代-善住)
蒼筤剪得出遙林,架就危棚近壁陰。柔蔓未垂珠落落,短梢先挺碧沈沈。
月明亂影翻秋幾,露冷清聲入夜琴。養取間門表孤直,莫教容易俗塵侵。
3、挽達元師(辛卯八月,歿南洋)(元代-楊維楨)
黑風吹浪海冥冥,披甲船頭夜點兵。
報國但知身有死,誓天不與賊俱生。
神游碧落青騾遠,怒挾秋濤白馬迎。
廊廟正修忠義傳,詞臣執筆淚先傾。
4、曉發章水道中有懷伯固駒甫師川養直效何水部體以寄恨(宋代-李彭)
幽窗未全曙,百鳥忽忽鳴。分袂會心侶,歸艎章水平。
寒溫乍回互,適茲凋兩蓂。水南花未放,水北柳渾青。
春物幾駘蕩,浮云俄變更。念昨一笑適,愁分兩地情。
縹瓷舉桑落,醒醉醉還醒。
5、開元觀乃何畏齋施地張練師開山(宋代-釋居簡)
何必過流沙,潯溪種道芽。雄開獻王地,勝傍覺皇家。
云侶呼朝斗,星壇數扣牙。胎仙翔集后,底處蟄靈蛇。
6、頌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八(宋代-釋師體)
昨夜發新雷,毒蛇離窟穴。居常口不開,蹋著迸鮮血。
7、頌古十四首(宋代-釋師體)
棒頭落節來翻來,閃電光中立人旗。
殃害叢林無說處,幾人錯認口頭肥。
8、頌古十首(宋代-釋師體)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9、頌古十首(宋代-釋師體)
越鳥巢南枝,胡馬嘶北風。
貍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
千山都坐斷,萬派盡朝東。
天王才合掌,那吒撲帝鐘。
10、偈頌十八首(宋代-釋師體)
涂灰抹上添光彩,社舞村歌笑己躬。
堪笑當年獃得好,百無一解訴心空。
星拱北,水朝東,
月落千江體一同。能向海門深處輥,
行船誰怕打頭風。
11、頌古十八首 其五(宋代-釋師一)
不是風兮不是幡,碧天云靜月團團。幾多乞巧癡男女,猶向床頭甕里看。
12、頌古十八首(宋代-釋師一)
曾扣西來問翠微,經行駐步大慈悲。
當時投子如能薦,惡水重將更潑誰。
13、頌古八首(宋代-釋師一)
一拶銀山鐵壁摧,大悲院里趕村齊。
善財拄杖如無用,乞與倦狂老萬回。
14、錢師魏參政挽辭(宋代-史浩)
冠歲踵英游,橋門雋逸流。文章唐杜老,事業漢留侯。
未旨黃金鼎,先成白玉樓。經綸展不盡,識者為時憂。
15、東坡公以種松法授都梁杜子師并為作詩子師求(宋代-晁補之)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當許我從。
要看堂堂冠劍叟,蒼然十萬甲夫中。
16、師文莫君以詩從仆求字顧非所長聊作一篇姑慰(宋代-毛滂)
廣文無氈風撼頰,凍坐慈恩書柿葉。
乞米珍題矯龍鳳,望粥嬌兒鬧鵝鴨。
不須歐家管城子,鏤象雕犀作袍帢。
娥眉曼睩初豐容,一笑自粲非寶靨。
當時臨池亦若矣,煙蒼雨暗漫襟袷。
幾何白骨變黃泥,安用玉軸留華篋。
要當約略記姓名,作底碑傍坐疲苶。
我今姓名亦懶記,幾硯塵埃臥羊鬣。
君詩求字得我驚,縈金懸磬真所乏。
歸田當賦覓桃詩,豈有來禽青李帖。
17、示西林可師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身世年來欲兩忘,一春隨意住僧房。行逢舊隱低回久,綠樹鶯啼清晝長。
18、侍宴旋師喜捷應制(唐代-韋安石)
蜂蟻屯夷落,熊羆逐漢飛。忘軀百戰后,屈指一年歸。
厚眷紓天藻,深慈解御衣。興酣歌舞出,朝野嘆光輝。
19、贈道士宜師(一作贈廣宣師)(唐代-張籍)
自到王城得幾年,巴童蜀馬共隨緣。兩朝侍從當時貴,
五字聲名遠處傳。舊住紅樓通內院,新承墨詔賜齋錢。
閑房暫喜居相近,還得陪師坐竹邊。
20、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知玄法師弟子僧徹)(唐代-李商隱)
紫閣相逢處,丹巖議宿時。墮蟬翻敗葉,棲鳥定寒枝。
萬里飄流遠,三年問訊遲。炎方憶初地,頻夢碧琉璃。
21、哭師皋(唐代-白居易)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陽籃舁送葬來。北邙原邊尹村畔,
月苦煙愁夜過半。妻孥兄弟號一聲,十二人腸一時斷。
往者何人送者誰,樂天哭別師皋時。平生分義向人盡,
今日哀冤唯我知。我知何益徒垂淚,籃輿回竿馬回轡。
何日重聞掃市歌,誰家收得琵琶伎。蕭蕭風樹白楊影,
蒼蒼露草青蒿氣。更就墳前哭一聲,與君此別終天地。
22、余處恭少師左相郇公挽辭三首(宋代-楊萬里)
上圣臨三極,維師正百工。
忠清兩楊綰,誠一再溫公。
衡獄摧天柱,明堂失棟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23、僧師源畫觀音贊(宋代-陸游)
三世如來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夢。
佛子無財可修供,尺紙寸毫俱妙用。
寳纓天冠儼四眾,長年造極筆愈縱。
唯師魯公為作頌,十方世界俱震動。
24、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宋代-蘇軾)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祐初。
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
何嘗疏小人,小人自闊疏。
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
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
高樹紅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腳婢,雨中擷園蔬。
矯矯任夫子,罷官還舊廬。
是時里中兒,始識長者車。
烹雞酌白酒,相對歡有余。
有如龐德公,往還葛與徐。
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誰歟。
我時年尚幼,作賦慕相如。
侍立看君談,精悍實起予。
歲月曾幾何,耆老逝不居。
史侯最先沒,孤墳拱桑樗。
我亦涉萬里,清血滿襟祛。
漂流二十年,始悟萬緣虛。
獨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魚。
威行烏白蠻,解辮請冠裾。
方當入奏事,清廟陳璠玙。
胡為厭軒冕,歸意不少紓。
上蔡有良田,黃沙走清渠。
罷亞百頃稻,雍容十年儲。
閑隨李丞相,搏射鹿與豬。
蒼鷹十斤重,猛犬如黃驢。
豈比陶淵明,窮苦自把鋤。
我今四十二,衰發不滿梳。
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見除。
頭顱已可知,幾何不樵漁。
會當相従去,芒鞋老菑畬。
念子瘴江邊,懷抱向誰攄。
賴我同年友,相歡出同輿。
冰盤薦文鮪,鮪,鮥也。
戎、瀘常有。
玉斝傾浮蛆。
醉中忽思我,清詩綴瓊琚。
知我少詼諧,教我時卷舒。
世事日反覆,翩如風中旟。
雀羅吊廷尉,秋扇悲婕妤。
升沉一何速,喜怒紛眾狙。
作詩謝二子,我師寧與蘧。
25、四月二十八日為翁文恭師生日孫師鄭召集陶然亭結瓶社徵詩(清代-夏孫桐)
舊京喬木尚風煙,回首滄桑益惘然。蕭傅孤危全晚節,靈均攬揆怨芳荃。
人珍遺墨皆千古,公幸騎箕早十年。愿比顧祠修故事,歲時松下薦寒泉。
26、貴陽李芘園尚書師命題賜環紀恩圖三首 其二(清代-夏孫桐)
一朝滄海嘆橫流,慘淡風云故國秋。萬里荷戈空有淚,當時厝火固先憂。
江湖未斷觚棱夢,鄉里來追款段游。正是六龍回馭日,開顏重見舊神州。
27、三水候陸觀察座師(明代-陳子壯)
蠻水滔滔轉戰馀,主恩遙借外臺居。十年誰問康成業,四野人瞻孟博車。
乍覺鵬風驅海蜃,相將軍雨足江魚。漢庭此日推文武,不數重來諭尉書。
28、師林精舍遇盈師夜坐(明代-姚廣孝)
空林長掩關,閒云去無跡。偶來值禪侶,清談忘永夕。
坐久磬聲沉,松堂一燈寂。
29、師伯渾至青神約訪而潛歸以詩相別因戲之(宋代-史堯弼)
開門脫兔豈非癡,空費追亡急作詩。
雪月會知思戴老,棗瓜方欲問安期。
夢魂莫逐人千里,遙夜還同月一規。
此去相過吾得計,定應掎角待伊尼。
30、謁商云亭師(清代-王易)
一瓣心香洛下耆,景山西畔老秋時。圯橋不待期黃石,深谷曾聞賦紫芝。
高岸馮夷川幾陟,得仁何怨餓何辭。鳴弦鼓篋真如夢,六六門生八回師。
31、侍何子貞師登黔靈山絕頂(清代-傅壽彤)
西南天畔萬山秋,壑秘巖扃太古幽。絕境至今誰載酒,先生到此我從游。
俯看云氣來齊魯,坐擁星軺拜斗牛。鄉郡料應添近事,許君門有尹荊州。
32、別師(宋代-釋成明)
劫火燒成烈焰城,煎下無計拯眾生。
請師少念清涼境,此是西天第一程。
33、擬唐人五言八韻 其一 申包胥乞師(清代-顧炎武)
辰尾垂天謫,亡人惎寇兵。舟師通大別,獵火照方城。
九縣長蛇據,三關鑿齒橫。君王親草莽,微命托宗枋。
彳亍終南近,間關繞霤平。張旃非聘客,躡屩一書生。
雀立庭柯瞑,猿啼夜柝驚。秦車今已出,誓死必存荊。
34、山中懷萍庵師(明代-雪溪映)
高竹過于木,溪分兩岸陰。
看流成獨影,得句只孤吟。
詩草荒誰理,心蓬亂日深。
懷人秋水寺,寂莫此山林。
35、次同寅劉少師韻二首 其一(明代-徐溥)
為愛西湖近太清,玉池汲水浸瓊英。為衣未解靈均意,觀物元知邵子情。
開占朱明天與艷,種當紫禁地增榮。自從春去花應少,留與群芳作主盟。
36、贈煉師禱雨(明代-高啟)
白頭道士騎一鶴,手把青蓮下寥廓。
人間又見海田枯,十丈黃塵沒城郭。
昔年服事茅長君,能役鬼神呼風云。
下為群生掃旱沴,雨工驅起如羊群。
陰雷填填天欲怒,靈飆吹旗紫壇暮。
書入重關虎豹開,璧沉古井蛟龍護。
須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應無禾。
祠官空為大雩舞,覡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師歸定何許,云里懸珠火如黍。
更煩夜起把天瓢,翻作東南洗兵雨。
37、師子林十二詠 其六 問梅閣(明代-高啟)
問春何處來,春來在何許?月墮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38、龍湖師 其一(明代-袁宏道)
卜日輕為別,重來未有期。出門馀淚眼,終不是男兒。
39、廣陵岳宮醮夜觀王澹淵高士蕆事自登瀛橋而迎師入黃箓壇(元代-成廷圭)
濛濛云氣濕霓旌,小隊紅綃鳳蠟明。鸞鶴舞隨行道影,魚龍出聽步虛聲。
淮南高士青毛節,句曲仙人碧玉笙。一路天風吹不斷,此身今夕在蓬瀛。
40、禱雨歌贈楊鍊師(明代-胡奎)
楊鍊師,愛神仙,乃在碧海之東偏。仙人魏伯陽,丹成上青天。
靈符玉文洞玄玄,鍊師得之寶其傳,凝神專氣合自然。
前年在袁州,夏秋大旱不得雨,山澤草木生炎煙。
去年海若犯河伯,秋潮漲沙龜坼田。今年魃也,肆惡如火燒平原。
萬口嗷嗷不自活,命如一發千鈞懸。鍊師不笑亦不言,仗劍一呼龍出淵。
手挽天河注長川,雷公電母相后先。己巳及辛未,一歲禱一雨,遂令老稚飽飯歌豐年。
楊鍊師,通神明,長身玉立方瞳青。公田及私秋有成,功不自受歸冥冥。
靈風吹旗海氣鯹,醉騎黃鶴吹瑤笙。請以海門山前龍眼千尺浪,和我一曲空歌聲。
41、依韻和達觀師聞蟬(宋代-梅堯臣)
飲余晨露吸余風,噪遍高枝為俗聾。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42、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三層瀑(宋代-梅堯臣)
山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43、次韻和允中送覺師(宋代-沈遼)
心在白云居,逍遙誰復如。從來機事少,終與俗情疏。
師已脫敝屣,吾方還故廬。他年若相見,應更老渠渠。
44、送智印師還會稽(宋代-沈遼)
窮居謝世事,浩蕩如孤云。生計委夢幻,焉能履紛紛。
上人遠來過,高談紓所聞。天上曼陀華,吾知悅清芬。
至理有神仙,會為貝多文。法力浩無邊,諒能抗三軍。
鼎新布金地,檀施咸欣欣。翩然揖歸袂,吾固殊其群。
浮杯渡天塹,歸路稽山垠。昨夜一尺雪,佳氣生鋤耘。
擁毳可待飽,尚應事高薰。后會復何時,相望此江濆。
吾已與心約,行當宅榆枌。他年白蓮會,何慚張隱君。
45、謁照師塔二首 其二(宋代-釋宗敏)
兵火焚諸剎,樓臺化碧煙。松龕橫野岸,塑像枕流泉。
志述都煨燼,功名獨不遷。高蹤杳然夢,不覺涕潸然。
46、送映師歸本寺(唐代-權德輿)
還歸柳市去,遠遠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樹薰。
引泉通絕澗,放鶴入孤云。幸許宗雷到,清談不易聞。
47、和陳湜贈希社師(宋代-林逋)
瘦靠闌干搭梵襟,綠荷階面雨花深。
迢迢海寺浮杯興,杳杳秋空放鶴心。
齋磬冷搖松吹雜,定燈孤坐竹風侵。
鏘然更有金書偈,祇許龍神聽靜吟。
48、冬日天井西峰張煉師所居(唐代-皎然)
采薪逢野泉,漸見棲閑所。坎坎山上聲,幽幽林中語。
仙鄉何代隱,鄉服言亦楚。開水凈藥苗,掃雪候山侶。
零葉聚敗籬,幽花積寒渚。冥冥孤鶴性,天外思輕舉。
49、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會張煉師晝會二上人(唐代-皎然)
置亭隱城堞,事簡跡易幽。公性崇儉素,雅才非廣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風秋。不移府中步,登茲如遠游。
坐覺詩思高,俯知物役休。虛寂偶禪子,逍遙親道流。
更聞臨川作,下節安能酬。
50、李星冶師挽詩(清代-鄭孝胥)
門人雖亦老,迷戀授經時。巽語兒嘗說,溫顏弟共窺。
何曾見衰憊,私意望期頤。稱壽文無隱,憑誰論事師?
51、次前韻寄赤松觀陳一山鍊師(明代-童冀)
濯纓亭下羽觴流,曾折瑤華計酒籌。白日蹉跎三島暮,紅塵俛仰十年秋。
愁來莫問丹砂訣,醉里聊同造物游。近日桃源足輪鞅,洞前寧復有漁舟。
52、準提閣送澹師還山(明代-葉維陽)
浮生半百此生多,回首風塵覺夢過。明月洲前曾指點,丹霞杖底喚蹉跎。
招攜有意淩煙浪,扳陟何時上薜蘿。瓶缽悠然絲不掛,去來消息竟如何。
53、師邵以南村歸興韻賦鄰好十篇奉答 其九 兒啼(明代-顧清)
驥子墮地時,送喜憑郵竿。聞聲想神駿,舉足凌九盤。
54、師邵以墻頭過濁醪為韻賦五絕句依次答之 其三(明代-顧清)
美酒餉不辭,古調高難和。莫補墻頭缺,且放鴟夷過。
55、贈湯地理師 其四(明代-陳獻章)
云水相逢是偶然,江亭燒燭話新年。眼中但有牛眠地,指點青山不要錢。
56、望京師寄王職方(明代-何景明)
北望依南斗,長安萬里愁。西風入上苑,楊柳落金溝。
云近蓬萊閣,天回太液流。仙郎歸盡省,高詠接同游。
57、立秋雨不止再和師召韻四首 其三(明代-李東陽)
閉門泥雨六街同,夙夜何由得在公。憂國秪憑書卷里,放朝長憶漏聲中。
煙連上苑千林暗,火照鄰家四壁空。寄語商羊休更舞,晚來愁見濕云重。
58、贈曾葬師(元代-郭鈺)
洙泗水西馬鬣封,龍虎山下留侯宮。當時相地果誰在,能使累世疏恩隆。
圣人立參天地功,老莊之說將毋同。后來作者才萬一,輸金償璧言非空。
廬陵老仙曾艮峰,拂衣光吐蒼精龍。奇觀欲凌嵩華上,寓跡多在衡湘中。
卓卓景純書滿腹,昂昂盧植虛如鐘。夜語飛觴驚座客,曉行控鶴追仙跡。
恩流黃泉舞白骨,義激窶子撼王公。我今白發飄亂蓬,惜我與君不早逢。
邂逅今日無匆匆,神仙骨相須英雄。薰天富貴非我蒙,再拜何策驅詩窮。
59、次韻曉師見別欲游京洛(宋代-釋道潛)
春波漲南浦,霽色媚澄鮮。扁舟駕兩槳,行矣子所便。
岸花開迤邐,紅紫交相妍。詩情發浩蕩,輸瀉萬壑淵。
清新逼庾信,雅健追樊川。相儔得鴻鵠,翔集固超然。
衣裓暫塵土,它時洗云泉。幽姿復烱烱,不羨玉池蓮。
60、次韻聰師見寄 其一(宋代-釋道潛)
三年東魯貶,閉戶實超然。靜極通幽眇,神游豈間焉。
獨全霜后操,未異火中蓮。不似沈湘客,徒懷忿與悁。
61、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圓照禪師小師 其一(宋代-饒節)
鬧市叢邊荊棘侵,旃檀獨秀舊園林。俊駒昔是吾家瑞,老鶴今猶萬里心。
短笛凄清秋水闊,亂山高下白云深。當年得力分明處,佇聽爐香演一音。
62、次韻趙少師寄別程給事(宋代-趙抃)
人生難會合,天與此階緣。逸駕來艱遠,孤帆映后前。
吳江阻潮汐,越嶠望云煙。敘別情何厚,新詩兩燦然。
63、送師川還龍舒(宋代-洪芻)
灊岳西山各滯留,江頭相遇話神州。送君歸去還為客,破涕成歡轉復愁。
明日東湖人已散,朝云南浦水空流。郎官好在能乘興,準擬歸驄踏素秋。
64、題閏師禪庭雙竹(宋代-魏野)
離叢并長對禪扃,乍見翻疑是一莖。
我恨興師居隔郭,他生愿似此君生。
65、師鳳謠(宋代-張詠)
我聞丹山之鳳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稱奇。
蓋仁於不殺,義於知時。
既信厚於動止,而淳音其用稀,
是以眾鳥樂而從之。吾疾夫世之小人兮,
曾不知仁義之所為。故卷耳蹙頸背而疾走兮,
吾鳳之師。
66、清涼國師真贊(宋代-黃庭堅)
寶月清涼,寂照法界。
以沙門相,藏世間解。
谷響入耳,性不可為。
青蓮出水,深不可窺。
萬象紛披,花開古錦。
啟迫群氓,與甘露飲。
哲人去矣,資何所參。
即事之理,塔鎖終南。
67、贈道師(唐代-曹鄴)
舉世皆問人,唯師獨求己。一馬無四蹄,頃刻行千里。
應笑北原上,丘墳亂如蟻。
68、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中斐然成詠之作(唐代-白居易)
鸞鳳翱翔在寥廓,貂蟬蕭灑出埃塵。致成堯舜升平代,
收得夔龍強健身。拋擲功名還史冊,分張歡樂與交親。
商山老皓雖休去,終是留侯門下人。
69、送陳煉師歸龍虎山(明代-林鴻)
鶴書歸未夕,秋思夢瑤峰。海上看山別,人間何處逢。
煙蘿深見月,洞府暗藏龍。辟谷方無術,憑師問赤松。
70、送劉道士葬師(明代-釋宗泐)
欲成仙道古來難,曾向先師學內丹。不省稚川尸解去,人間猶自葬空棺。
71、師子林即景六首 其六(元代-惟則)
雪深三尺閉柴荊,歲晚無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見,秀云峰似白頭僧。
72、師林十二詠 其三 吐月峰(元代-王行)
昨吐光不闕,今吐遽非圓。圓缺看多少,孤峰只宛然。
73、嘉平十日訪文伯純遂偕施克剛胡明初游眺鰲峰道院飲韋鍊師方丈王敬叔繼至分韻賦得山字(元代-盧摯)
蹇余抱私戚,無以浣苦顏。解組訪詩客,息駕依松關。
羽流所棲處,稍出阛阓間。丈室俯寒英,芳氣云窗閒。
煙岫列遠郊,石瀨鳴清灣。覽物得深趣,觴酌聊循環。
麻姑逝已久,琴高杳難攀。超搖世氛遠,髣髴仙游還。
即此悟沖素,何必躋蓬山。
74、贈玉師失鸚鵡(宋代-徐積)
淮邊羈思嶺頭云,紺彩騰時電影奔。一日恰如時輩事,十年空負主人恩。
良因外貌貪馴性,何況中心狎巧言。他日雕籠如再養,玉環金鎖鐵為門。
75、同湘鄉左孟辛仲敏昆季白馬澗訪覺公師歸舟口占(清代-孫周)
萬山沈暮氣,一塔俯寒流。僧寺鐘初動,漁家網未收。
來尋支遁馬,同載李膺舟。后約梅花發,還當蠟屐游。
76、奉贈湯益陽師 其六(清代-劉伯塤)
花暖雨冥冥,山亭更水亭。追隨從悟道,灑落到忘形。
天遠愁難問,時危賴獨醒。駐顏有燕酒,珍重鬢星星。
77、奉贈湯益陽師 其一(清代-劉伯塤)
正聲久不作,懷古竟何人。鸞鳳翱翔下,荃蘭咳唾新。
百年開壁疊,萬象入陶鈞。突兀浮丘閣,長留太古春。
78、偕錢榆庵楊師山茂才秋原晚眺(清代-曹俊)
又送清秋去,羈人胡不歸。寒風欺瘦骨,夕照戀征衣。
境苦詩遽冷,途窮信便稀。暮云千萬疊,杳杳雁南飛。
79、呈李許齋師 其一(清代-邵堂)
禮堂樸學世推宗,尺木難撞待叩鐘。識字遠承許祭酒,詁經孱守鄭司農。
名山副墨當誰屬,落葉仇書肯自慵。記向揚云問奇字,草元亭外綠陰秾。
80、馬谷山督部師挽詩 其二(清代-張預)
迷茫天意鎮如斯,豈獨淪亡事可悲。遺愛在人誰食報,獄辭書盜恐成疑。
歸心未怯飛鳶墮,家法猶聞突騎馳。寂寞丹輿臨發處,神鴉啼血繞靈旗。
81、寄高陽師時奉命鄭州行河(清代-張佩綸)
舉朝動色議窴河,棗野堙成又瓠歌。漢使博求中策贅,禹功利導下游多。
儻遲竹落三旬塞,豫怯桃花二月波。今日狂瀾仍只手,兒童走卒嘆公皤。
82、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宋代-釋印肅)
有人來問我,如何向他道。
喪身失命處,世人怕死到。
三界唯一心,萬法唯心造。
不悟生死者,輪劫空招報。
83、贈錢氏孫端靜師(宋代-楊杰)
鳳皇鏘鏘出丹山,覽輝金闕振羽翰。簫韶九奏動天地,苑囿何處無瑯玕。
故山惟有千年鶴,海上芝田隨飲啄。朝市紛華了不知,逍遙常在云林閣。
84、送張玉笥邑父師入覲二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
酌水沉香又一時,石仙城下拜生祠。于今市販和耕婦,不暇江頭祀隱之。
85、寄別恥若師沈陽 其一(明代-釋今無)
秋風一夕自凄其,有客辭君君未知。正幸臨岐不握手,空憐山雪獨行時。
86、長安逢韓掌邦時韓子擬出遼陽訪剩師叔(明代-釋今無)
一從彭蠡別,幾歲廣陵居。已得謀身策,毋膏出塞車。
路寒云氣黑,霜苦月輪虛。不重空相見,知君愿有馀。
87、晝坐錦師齋風日清美出詩請正為之點定數字(清代-李寄)
山齋清磬罷,客至便分題。詩入王維畫,鐙分子政藜。
草花要蝶下,桑椹醉鳩啼。一字吾師汝,桃源定不迷。
88、真州侯師之席上看梅花(明代-柳應芳)
此是還家路,如何不見家。
卻從他席上,含淚看梅花。
89、午日青原山同東廓師泉原山諸君再疊戊申韻(明代-羅洪先)
野寺春殘花不逢,舊游麋鹿故相從。佛身自對庭前柏,僧病猶鳴夜半鐘。
解識樵夫從姓隱,欲酬客問覺言慵。聽經他日傳開士,誰是今生脫骨龍。
90、庚辰赴謫金陵過三山同年舒國裳劉實夫廖師賢郭澄卿邀飲即席聯句時正月念五日 其一(明代-張岳)
同年三百道相如,天地生人又一初。閩水有情春送棹,塞鴻無恙夜來書。
詩成綵筆云連掃,紅滿膽瓶梅正舒。賦罷遠游誰與和,煙波渺渺正愁予。
91、題嘉佑院東軒(宋代-林師蒧)
到處已無花可吹,東風猶自舞殘枝。
山僧只解關門睡,春去春來總不知。
92、偈頌七十六首 其十九(宋代-釋師觀)
滿眼覷不見,滿耳聽不聞。空劫已前事,分明舉似君。
93、童子求頌(宋代-釋師觀)
山童山童,叉手當胸。
高低普應,常在其中。
94、便衣訪徐師川坐定陳瑩中太守亦至余避入室已而同語良久戲呈師川(宋代-韓駒)
兩都賓主盡雄名,我獨何人共宴榮。微服豈宜從刺史,瓦巾端為訪先生。
山陰甚愧群賢集,蜀客初無一坐傾。庾亮興來殊不淺,臨風數語逼人清。
95、送裕師骨(宋代-蘇泂)
去年石上君攜我,今日溪邊我送君。
世事盡從朝晚過,人情難必死生分。
96、阮師旦希圣徹垣開軒而東湖仙亭射的諸山如在掌上予為之名曰新軒蓋取景物變態新新無窮之義賦十絕句 其六(宋代-郭祥正)
一湖綠水當窗凈,百里青山卷箔開。只恐夕陽催客去,不嫌幽鳥趁人來。
97、過寶云寺訪密師(宋代-趙汝燧)
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晴塔松梢見,風鐘嶺半鳴。
樵夫分道過,僧子就房迎。竹有千竿立,塵無一點生。
98、善惠師禪齋(宋代-宋庠)
象馬王城地,禪扃此獨開。
漏聲隨葉換,風意繞幡來。
馴鴿依齋樹,飛花戀講臺。
朝珂時一集,并為碧云才。
99、謝茅山主者贈白羅氅衣請為作大洞祖宗師四十五贊(元代-虞集)
鶴氅裁成雪色新,仙翁持寄感情真。清高自此全拋俗,寬博由來穩稱身。
佩玉洞聞云外響,劍光飛射日中塵。畫圖寫向群真里,便是揮豪贊詠人。
100、贈羅浮易鍊師(唐代-楊衡)
海上多仙嶠,靈人信長生。榮衛冰雪姿,咽嚼日月精。
默書絳符遍,晦步斗文成。翠發披肩長,金蓋凌風輕。
曉籟息塵響,天雞叱幽聲。碧樹來戶陰,丹霞照窗明。
焚香叩虛寂,稽首回太清。鸞鷺振羽儀,飛翻拂旆旌。
左挹玉泉液,右搴云芝英。念得參龍駕,攀天度赤城。
101、《師蠶》
佚名
教子教女,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甘乳一生。
102、《七絕·師恩難忘》
未知作者
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10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10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05、《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106、《天凈沙六首·王本成》
未知作者
敢說敢作敢為,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吐氣揚眉,天下舍我其誰?
107、《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08、《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09、《酬問師》
唐·劉商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110、《遠師》
唐·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一事時。
【感恩老師的古詩】相關文章:
感恩老師的古詩07-24
感恩老師的古詩[精品]12-23
(必備)感恩老師的古詩09-19
感恩老師的古詩(通用)09-09
感恩老師的古詩(優)11-06
感恩老師的最佳古詩06-13
感恩老師的古詩(精品)10-13
感恩老師的古詩【推薦】11-19
感恩老師的古詩精選100首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