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寒露的古詩詞
寒露的古詩詞
更新時間:2024-03-11 07:11:29
  • 相關(guān)推薦
寒露的古詩詞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寒露的古詩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露的古詩詞1

  1、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韓翃《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2、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3、 可配寒露壺,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謝王元才見惠峨嵋山菩薩石》

  4、 新開寒露叢,遠(yuǎn)比水間紅。——韓愈《木芙蓉》

  5、 寒露迎風(fēng)一段冰,高標(biāo)孤映宛之濱。——王珪《訪別成獻(xiàn)甫經(jīng)歷時新拜四臺御史之命二首》

  6、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悶十二首》

  7、 洧水于今寒露起,漢臺依舊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詞》

  8、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壺寒露冰。——李廌《送蘇伯達(dá)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蘇縣丞》

  10、 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柳宗元《巽公院五詠》

  11、 疾風(fēng)試飄葉,寒露猶湛潁。——李廌《秋日雜興·青青陌上草》

  12、 春柳南陌態(tài),冷花寒露姿。——李賀《花游曲》

  13、 枕簟入幽深,灑若寒露沃。——衛(wèi)宗武《賦南墅竹》

  14、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tuán)扇風(fēng)。——李賀《感諷六首》

  15、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駒谷。——曹彥約《老梅晦父改韻見貽走筆奉和》

  16、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fēng)寒露之玉壺。——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17、 清風(fēng)泛寒露,夜久氣轉(zhuǎn)涼。——李處權(quán)《月夜鼓琴》

  18、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杜甫《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19、 清芬煦嚴(yán)律,玉骨洗寒露。——馮時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為韻得路字》

  20、 此輩豈無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種萵苣》

  21、 宮槐煙暖鶯猶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22、 秋桐故葉下,寒露新雁飛。 ——孟郊《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

  23、 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雜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24、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王昌齡《送十五舅》

  25、 敬公太古明月服,愛公九天寒露漿。——汪莘《訪建康留守》

  26、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齡《齋心》

  27、 岐豐禾黍泣寒露,咸陽草木來悲風(fēng)。——王冕《痛哭行》

  28、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韓愈《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29、 寒露正催黃菊晚,斷云不鎖碧山秋。——葉秀發(fā)《興國寺》

  30、 柳經(jīng)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紳《宿瓜州》

  31、 柳底繁陰月易藏,無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32、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張九齡《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33、 寒露滋新菊,秋風(fēng)落故蕖。——鄭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酬李相公見寄》

  34、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張九齡《使還都湘東作》

  35、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頭月色正亭亭。——家鉉翁《中秋日菊盛開·天宇高寒露欲零》

  36、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盧照鄰《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37、 白草寒露里,亂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懷》

  38、 玉壇標(biāo)八桂,金井識雙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fēng)。——盧綸《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

  39、 公涼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閭里。——趙蕃《題沈臨江邀涼亭》

  40、 數(shù)派清泉黃菊盛, 一林寒露紫梨繁。——盧綸《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

  41、 晨光與麥齊,晶瑩綴寒露。——俞明震《過邠州》

  42、 蓐收御節(jié),寒露微結(jié),氣清虛兮。——李隆基《鶺鴒頌》

  43、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fēng)。——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44、 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韋應(yīng)物《授衣還田里》

  45、 金莖難復(fù)見,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46、 還期應(yīng)不遠(yuǎn),寒露濕蕪城。——韋應(yīng)物《送槐廣落第歸揚(yáng)州》

  47、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嚴(yán)維《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48、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觀應(yīng)制》

  49、 何似屏星南極里,清如寒露在冰壺。——劉辰翁《法駕導(dǎo)引·五月五》

  50、 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宋之問《初到陸渾山莊》

  51、 舊苑經(jīng)寒露,殘池問劫灰。——鄭愔《奉和幸三會寺應(yīng)制》

  52、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錢起《晚次宿預(yù)館》

  53、 澤雁和寒露,江槎帶遠(yuǎn)薪。——周賀《旅懷》

  54、 寒露潤金井,高風(fēng)飄玉箏。——許渾《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55、 堪憐寒露冰壺玉,塵滿冠巾汗?jié)M襟。——陳著《弟觀為眾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人眾由來口鑠金》

  56、 風(fēng)檻夕云散,月軒寒露滋。——許渾《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

  57、 寒露濕青苔,別來蓬鬢秋。——《雜曲歌辭·山鷓鴣》

  58、 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聲。——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59、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fēng)生。——李群玉《桑落洲》

  60、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皇甫冉《婕妤怨》

  61、 秋月無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瀾。——李群玉《玉真觀》

  62、 寒露應(yīng)秋杪,清光澄曙空。——權(quán)德輿《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63、 菊華寒露濃,蘭愁曉霜重。——李咸用《題友生叢竹》

  64、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李頻《黃雀行》

  65、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應(yīng)稀。——唐彥謙《紫薇花》

  66、 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蘿。——楊景賢《雜劇·西游記·第五本》

  67、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劉滄《秋日望西陽》

  68、 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鄭光祖《雜劇·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

  69、 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fēng)。——劉滄《留別崔澣秀才昆仲》

  70、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嶠《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71、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獨(dú)孤及《海上寄蕭立》

  72、 黃花散晴陽,赤葉變寒露。——韓維《同曼叔諸君登醴泉觀凝碧亭》

  73、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李郢《早發(fā)》

  74、 霏霏伏雨濕楊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韻寄周推蕭法》

  75、 忽來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邊。——趙蕃《游宋衡送示登明錄詩卷次韻并呈同賦諸公》

寒露的古詩詞2

  1、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jié)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fēng)掃葉,萬里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2、園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朝代:明朝|作者:唐時升

  秋高寒露至,旭日猶融融。

  蠛蠓出阡陌,彌漫百步中。

  或盤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將雨,硙者天將風(fēng)。

  嗟彼旦暮間,安知造物工。

  春氣感鳴禽,秋至動陰蟲。

  時來不自由,物理將無同。

  所以達(dá)士心,委運(yùn)以固窮。

  3、秋懷三十六首·寒露綴衰草

  朝代:宋朝|作者:邵雍

  寒露綴衰草,凄風(fēng)搖晚林。

  鳥聲上復(fù)下,天氣晴還陰。

  節(jié)改一時事,人懷千古心。

  誰云子期死,舉世無知音。

  4、寒露日阻風(fēng)雨左里詩

  朝代:宋朝|作者:曹彥約

  久謂熱當(dāng)雨,茲來歸近家。

  露寒遲應(yīng)節(jié),天變勇飛沙。

  甕白應(yīng)浮酒,籬黃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問仙槎。

  5、雜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朝代:宋朝|作者:黎廷瑞

  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

  幽人起傍徨,嘆息淚盈襟。

  物情正得時,我悲獨(dú)何心。

  6、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盧照鄰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

  長河落雁苑,明月下鯨池。

  鳳臺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涯。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

  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7、使還都湘東作

  張九齡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yǎng)真無上格,圖進(jìn)豈前期。

  清節(jié)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fēng)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坐愁只自怡。

  當(dāng)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

  8、《黃雀行》

  李頻

  欲竊高倉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宮晚樹侵鶯語,畫閣香簾奪燕窠。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饑噪暮煙多。

  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wǎng)羅。

  9、《留別崔澣秀才昆仲》

  劉滄

  汶陽離思水無窮,去住情深夢寐中。

  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fēng)。

  川分遠(yuǎn)岳秋光靜,云盡遙天霽色空。

  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10、《早發(fā)》

  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長。孤燈憐宿處,斜月厭新裝。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

  11、《晚次宿預(yù)館》

  錢起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飄泊方千里,離悲復(fù)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12、《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13、《秋日望西陽》

  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fēng)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14、《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tuán)。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15、宿瓜州

  李紳

  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動搖。

  沖浦回風(fēng)翻宿浪,照沙低月斂殘潮。

  柳經(jīng)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舊諳唯旅館,歲陰輕薄是涼飆。

  16、《海上寄蕭立》

  獨(dú)孤及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行行到瀛壖,歸思生暮節(jié)。

  驛樓見萬里,延首望遼碣。遠(yuǎn)海入大荒,平蕪際窮發(fā)。

  舊國在夢想,故人胡且越。契闊阻風(fēng)期,荏苒成雨別。

  海西望京口,兩地各天末。索居動經(jīng)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盡,唯見飛鳥滅。音塵未易得,何由慰饑渴。

  17、《別妻》

  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離歌凄鳳管,別鶴怨瑤琴。明夜相思處,秋風(fēng)吹半衾。

寒露的古詩詞3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dú)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池上的景象。裊裊的涼風(fēng)吹動,凄冷的寒露凝結(jié)。蘭草衰零花越來越白,荷破葉子卻更青了。沙鶴獨(dú)自棲在沙灘上,兩只水螢齊飛。如果說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時看著這些凄冷景色。

  張九齡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云復(fù)相續(xù)。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jié)念憑幽遠(yuǎn),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閑倘有素,豈負(fù)南山曲。

  [唐]錢起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里,離悲復(fù)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這個秋日的寒露時節(jié),錢起漂泊千里,想家了。

  飄泊在外,很多時間沒有再相宜,可秋天來了,思念也來了。飄泊千萬里,離家的悲傷又增加了許多重。云彩跟著大雁去了,寒露滴著蟋蟀等鳴蟲。伸著脖子遙看著天邊,就像聽到故園的鐘聲一樣。

  [宋]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fēng)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yuǎn)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這首詞是宋代詞人柳永為懷念湘中故人所作。詞人憑闌遠(yuǎn)望,但見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

  在下片中回憶昔日文期酒會、相聚之樂,慨嘆今日相隔遙遠(yuǎn),消息難通。最后“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回應(yīng)開頭“望處”。

  全詞以抒情為主,把寫景和敘事、憶舊和懷人、羈旅和離別、時間和空間,融匯為一個渾然的藝術(shù)整體,具有很強(qiáng)的藝術(shù)感染力。

  初到陸渾山莊

  宋之問

  授衣感窮節(jié),策馬凌伊關(guān)。

  歸齊逸人趣,日覺秋琴閑。

  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

  浩歌步榛樾,棲鳥隨我還。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yuǎn)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這首詩寫木芙蓉花。

  芙蓉,因其花皎若芙蓉出水,似蓮花展瓣,故名“木蓮花”,而蓮似芙蓉,又名“水芙蓉”,兩者名歸一宗,所以詞中才有“認(rèn)同宗,蓮與芙蓉”。又蓮生于水,故曰“水間紅”,芙蓉開于晚秋,可謂天生“寒露中”。

  芙蓉豐姿艷麗,占盡深秋風(fēng)情,又名“拒霜花”。芙蓉臨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蘆楓為伴,則更相得益彰。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盧照鄰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

  長河落雁苑,明月下鯨池。

  鳳臺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涯。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

  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后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寒露時節(jié),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來了,身上的衣服也覺得單薄。這樣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

  在這樣一個深秋時節(jié),許多人同王安石一般,會想念友人,在這樣的深秋中,愿友人珍重自己,好待來日相見。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fēng)。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這首詩是王昌齡在山中修煉時所寫,女蘿等植物覆蓋了石壁,溪水幽幽地流著。紫葛、菊花在寒露時娟娟地開放著。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靜臥在松下,享受輕風(fēng)。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王昌齡最后說,日月洗滌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覺空闊。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tuán)。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寒露時節(jié),梧桐葉上,露水凝結(jié)成霜。這樣冷的天氣了,怕是到了晚秋了吧。露凈萬物,真是好看!不要嫌煩,等到天亮了,露水干了,再想看就難了!

寒露的古詩詞4

  《池上》(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dú)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敗荷鹡鸰圖》(明)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tuán)。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二十四節(jié)氣之寒露》貴谷子

  紅葉深秋凝景象,蟬噤荷殘偶見霜。

  晨早洦塘騰霧氣,裊裊輕盈舞逸上。

  《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jié)》元稹(唐)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fēng)掃葉,萬里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寒露日阻風(fēng)雨左里詩》曹彥約(宋)

  久謂熱當(dāng)雨,茲來歸近家。

  露寒遲應(yīng)節(jié),天變勇飛沙。

  甕白應(yīng)浮酒,籬黃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問仙槎。

  《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xí)帷非裨葡觯鳎?/strong>

  露重憐今夕,秋深試薄寒。

  溪聲亂籬落,月色動柴關(guān)。

  菊密欲藏徑,花嬌故傍欄。

  相看疑夢寐,秉燭問更闌。

  《九月節(jié)》楊爵(明)

  九天風(fēng)色夜蕭蕭,此日君門萬里遙。

  不是諫臣難一死,殺身恐累圣明朝。

寒露的古詩詞5

  1、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唐-許渾

  幾日臥南亭,卷簾秋月清。

  河關(guān)初罷夢,池閣更含情。

  寒露潤金井,高風(fēng)飄玉箏。

  前年共游客,刀筆事戎旌。

  2、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3、晚景悵然簡二三子

  唐-李嶠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

  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

  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4、江月圖

  宋-朱熹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

  扁舟何處歸,吟嘯永佳夕。

  5、宿興德寺

  宋-李復(fù)

  東峰霽月出,林叢寒露明。

  夜久風(fēng)漸息,深院無人聲。

  6、寒露

  宋-陸游

  一枕鳥聲殘曉夢,半窗竹影弄新晴。

  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漸平。

  7、喜友人相訪擬韋蘇州作

  宋-嚴(yán)羽

  朝朝竹林院,閉戶讀殘書。

  幾閣晨風(fēng)入,荒郊寒露馀。

  故人步屧至,清坐每踟躕。

  輟卷還留興,漱泉同飯蔬。

  10、夜坐偶成

  宋-文天祥

  蕭蕭秋夜涼,明月入我戶。

  攬衣起中庭,仰見牛與女。

  坐久寒露下,悲風(fēng)動紈素。

  不遇王子喬,此意誰與語。

  11、九日月中對菊同禧伯郎中賦

  明-張本

  花上清光花下陰,素娥惜此萬黃金。

  一杯寒露三更后,誰信幽人更苦心。

  12、夜坐

  明-景翩翩

  柳底繁陰月易藏,無端寒露泣寒螀。

  殘秋莫坐空堂夜,二十五聲點點長。

  13、宿三山別業(yè)

  明-姚汝循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鄉(xiāng)。

  落日楓千樹,殘霞雁幾行。

  桂香清小院,蛩語近匡床。

  自臥滄洲穩(wěn),逾憎世路忙。

  14、《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 ·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寒露的古詩詞6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

  [唐]盧綸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濛濛。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biāo)八桂,金井識雙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fēng)。

  數(shù)枝盤石上,幾葉落云中。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

  [唐]盧綸

  機(jī)鳴舂響日暾暾,雞犬相和漢古村。數(shù)派清泉黃菊盛,

  一林寒露紫梨繁。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齊襟讀古論。

  共說年來但無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奉和圣制重陽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fēng)。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

  綺陌擁行騎,香塵凝曉空。神都自藹藹,佳氣助蔥蔥。

  律呂陰陽暢,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鴻霈,無以報玄功。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齋,酬李相公見寄

  [唐]鄭絪

  高閣安仁省,名園廣武廬。沐蘭朝太一,種竹詠華胥。

  禁靜疏鐘徹,庭開爽韻虛。洪鈞齊萬物,縹帙整群書。

  寒露滋新菊,秋風(fēng)落故蕖。同懷不同賞,幽意竟何如。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唐]韓愈

  燦燦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還浮飄。

  上宰嚴(yán)祀事,清途振華鑣。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biāo)。

  村樹黃復(fù)綠,中田稼何饒。顧瞻想巖谷,興嘆倦塵囂。

  惟彼顛瞑者,去公豈不遼。為仁朝自治,用靜兵以銷。

  勿憚吐捉勤,可歌風(fēng)雨調(diào)。圣賢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秋日即事八首

  [宋]郭印

  籬邊準(zhǔn)擬嗅清香,菊蕊真同佛齋妝。

  屈指重陽能幾許,夜來寒露已為霜。

  寒露古詩詞

  《寒露》

  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晝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yǎng)脾腸。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tuán)。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fēng)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唐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海上寄蕭立

  唐獨(dú)孤及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

  行行到瀛壖,歸思生暮節(jié)。

  婕妤怨

  唐皇甫冉

  由來詠團(tuán)扇,今已值秋風(fēng)。

  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敗荷鹡鸰圖

  明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tuán)。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

  唐劉滄

  汶陽離思水無窮,去住情深夢寐中。

  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fēng)。

  川分遠(yuǎn)岳秋光靜,云盡遙天霽色空。

  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早發(fā)

  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長。

  孤燈憐宿處,斜月厭新裝。

  草色多寒露,蟲聲似故鄉(xiāng)。

  清秋無限恨,殘菊過重陽。

  別妻

  唐陳季卿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離歌凄鳳管,別鶴怨瑤琴。

  明夜相思處,秋風(fēng)吹半衾。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宋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

  憑闌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

  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

  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

  故人何,

  煙水茫茫。

  難忘,

  文期酒會,

  幾孤風(fēng)月,

  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

  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yuǎn)信,

  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

  斷鴻聲里,

  立盡斜陽。

  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唐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

  力稀經(jīng)樹歇,老困撥書眠。

  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

  清談見滋味,爾輩可忘年。

  齋心

  唐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朦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fēng)。

  云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日月蕩精魄,寥寥天宇空。

  送十五舅

  唐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晚次宿預(yù)館

  唐錢起

  鄉(xiāng)心不可問,秋氣又相逢。

  飄泊方千里,離悲復(fù)幾重。

  回云隨去雁,寒露滴鳴蛩。

  延頸遙天末,如聞故國鐘。

  池上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dú)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

  唐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

  關(guān)于寒露的詩詞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代:劉禹錫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譯文:平時在紅塵中見到月亮,心都能清靜下來,何況是在這清秋時節(jié)的神仙洞府間?凝聚起來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墜落下來,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處。

  《巽公院五詠》唐代:柳宗元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

  譯文: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桿,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

  晨風(fēng)把清香吹送遠(yuǎn)處,濕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送十五舅》唐代:王昌齡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譯文:本詩第三句是議論,直言離別之愁緒無窮無盡。

  第四句轉(zhuǎn)而寫景,寫寒露下落,草根間傳來昆蟲凄涼的悲鳴。

  結(jié)句寓離情于哀景,情景交融。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代:嚴(yán)維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譯文:充分運(yùn)用唐代的詩詞,突出描寫下一句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的詩句形象化,開頭和結(jié)尾的元素正好結(jié)合,受世人的關(guān)注和歡欣鼓舞。

  《別妻》唐代:陳季卿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飲,詩成和淚吟。

  譯文:這天晚上他對妻子說:“我的考期已近不可在家久留馬上要泛舟北上”于是吟詩一首贈妻:“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最閑適的寒露詩

  《初到陸渾山莊》

  唐代:宋之問

  授衣感窮節(jié),策馬凌伊關(guān)。

  歸齊逸人趣,日覺秋琴閑。

  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

  浩歌步榛樾,棲鳥隨我還。

  宋之問一生混跡于官場,雖然在宦海中幾經(jīng)沉浮都沒有痛下決心,絕塵歸隱,但他愛好山水之心卻是真摯的。

  陸渾山莊有山有水,風(fēng)景幽美,離洛陽又不遠(yuǎn),宋之問飽經(jīng)仕途滄桑,寄情于山水之間。他在這些地方短暫的“隱逸”生活期間,寫下了一些優(yōu)美的田園山水詩。

  留連于山水之間,看秋草衰落,夕陽西下,別是一番況味。

  這個秋天,我過得很好,如果你在身邊的話,那就更好了。

  最清美的寒露詩

  《木芙蓉》

  唐代: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yuǎn)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寒露時節(jié),木芙蓉花盛開,比春日的花還紅。

  韓愈說,花長得艷麗,名字也好聽,他愿意天天來看,希望秋風(fēng),不要將它凋零。

  即使在蕭瑟的秋天,依然有美麗的花兒,讓人感受自然的.美好。

  想被秋天卷起卷進(jìn)溫柔的清風(fēng)里,柔軟的云朵里,還有橘子味的擁抱里。

  最休閑的寒露詩

  《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唐代:張九齡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云復(fù)相續(xù)。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jié)念憑幽遠(yuǎn),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閑倘有素,豈負(fù)南山曲。

  秋天清曠,如果能有張九齡這樣閑適的心態(tài)就更好了。

  這一天早晨,張九齡坐在家中,看著清曠的秋日景色,寫下此詩。住在偏遠(yuǎn)的地方,看鳥兒群飛,看云朵若隱若現(xiàn),張九齡愛極了這一切,他愿像隱士一樣,生活在這清美的景致中。

  只要心中閑適,處處都是好風(fēng)景。

寒露的古詩詞7

  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盧照鄰

  寂寂南軒夜。悠然懷所知。

  長河落雁苑,明月下鯨池。

  鳳臺有清曲。砒抽何人吹。

  丹唇間玉齒,妙響入云涯。

  窮巷秋風(fēng)葉,空庭寒露枝。

  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

  木芙蓉

  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yuǎn)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fēng)。

  花游曲

  李賀

  春柳南陌態(tài),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鏡濃掃眉。

  煙濕愁車重,紅油覆畫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來遲。

  授衣還田里

  韋應(yīng)物

  公門懸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懷愴恨,野田寒露時。

  氣收天地廣,風(fēng)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疊,川淺更逶迤。

  煙火生閭里,禾黍積東菑。

  終然可樂業(yè),時節(jié)一來斯。

  送槐廣落第歸揚(yáng)州

  韋應(yīng)物

  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dú)輕。

  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

  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

  還期應(yīng)不遠(yuǎn),寒露濕蕪城。

  宿瓜州

  李紳

  煙昏水郭津亭晚,回望金陵若動搖。

  沖浦回風(fēng)翻宿浪,照沙低月斂殘潮。

  柳經(jīng)寒露看蕭索,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舊諳唯旅館,歲陰輕薄是涼飆。

  池上

  白居易

  裊裊涼風(fēng)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dú)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芳樹

  沈約

  發(fā)蕚九華隈。開跗寒露側(cè)。

  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

  宿昔寒飚舉。摧殘不可識。

  霜雪交橫至。對之長嘆息。

  花游曲

  李賀

  春柳南陌態(tài),冷花寒露姿。

  今朝醉城外,拂鏡濃掃眉。

  煙濕愁車重,紅油覆畫衣。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來遲。

  使還都湘東作

  張九齡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yǎng)真無上格,圖進(jìn)豈前期。

  清節(jié)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fēng)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坐愁只自怡。

  當(dāng)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

  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張九齡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云復(fù)相續(xù)。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jié)念憑幽遠(yuǎn),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閑倘有素,豈負(fù)南山曲。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

  柳宗元

  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fēng)遠(yuǎn),溽彩寒露濃。

  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鐘。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

  憑闌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

  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fēng)輕、蘋花漸老,

  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

  故人何,

  煙水茫茫。

  難忘。

  文期酒會,

  幾孤風(fēng)月,

  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

  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yuǎn)信,

  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

  斷鴻聲里,

  立盡斜陽。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yīng)不復(fù)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敗荷鹡鸰圖

  唐寅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tuán)。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

  韓翃

  城中金絡(luò)騎,出餞沈東陽。

  九月寒露白,六關(guān)秋草黃。

  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長。

  海上寄蕭立

  獨(dú)孤及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

  行行到瀛壖,歸思生暮節(jié)。

  驛樓見萬里,延首望遼碣。

  遠(yuǎn)海入大荒,平蕪際窮發(fā)。

  舊國在夢想,故人胡且越。

  契闊阻風(fēng)期,荏苒成雨別。

  海西望京口,兩地各天末。

  索居動經(jīng)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盡,唯見飛鳥滅。

  音塵未易得,何由慰饑渴。

  婕妤怨

  皇甫冉

  由來詠團(tuán)扇,今已值秋風(fēng)。

  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硤州旅舍奉懷蘇州韋郎中(公頻有尺書,頗積離鄉(xiāng)之思)

  令狐峘

  儒服學(xué)從政,遂為塵事嬰。

  銜命東復(fù)西,孰堪異鄉(xiāng)情。

  懷祿且懷恩,策名敢逃名。

  羨彼農(nóng)畝人,白首親友并。

  江山入秋氣,草木凋晚榮。

  方塘寒露凝,旅管涼飆生。

  懿交守東吳,夢想聞頌聲。

  云水方浩浩,離憂何平時。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嚴(yán)維

  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

  務(wù)簡人同醉,溪閑鳥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

  晚次新豐北野老家書事呈贈韓質(zhì)明府

  盧綸

  機(jī)鳴舂響日暾暾,雞犬相和漢古村。

  數(shù)派清泉黃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齊襟讀古論。

  共說年來但無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早秋望華清宮中樹因以成詠(一作常袞詩)

  盧綸

  可憐云木叢,滿禁碧濛濛。

  色潤靈泉近,陰清輦路通。

  玉壇標(biāo)八桂,金井識雙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風(fēng)。

  數(shù)枝盤石上,幾葉落云中。

  燕拂宜秋霽,蟬鳴覺晝空。

  翠屏更隱見,珠綴共玲瓏。

  雷雨生成早,樵蘇禁令雄。

  野藤高助綠,仙果迥呈紅。

  惆悵繚垣暮,茲山聞暗蛩。

  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一作南亭送張祜)

  許渾

  宴罷眾賓散,長歌攜一卮。

  溪亭相送遠(yuǎn),山郭獨(dú)歸遲。

  風(fēng)檻夕云散,月軒寒露滋。

  病來雙鬢白,不是舊離時。

  寓崇圣寺懷李校書

  許渾

  幾日臥南亭,卷簾秋月清。

  河關(guān)初罷夢,池閣更含情。

  寒露潤金井,高風(fēng)飄玉箏。

  前年共游客,刀筆事戎旌。

  桑落洲

  李群玉

  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風(fēng)生。

  浦嶼漁人火,蒹葭鳧雁聲。

  頹云晦廬岳,微鼓辨湓城。

  遠(yuǎn)憶天邊弟,曾從此路行。

  玉真觀

  李群玉

  高情帝女慕乘鸞,紺發(fā)初簪玉葉冠。

  秋月無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瀾。

  層城煙霧將歸遠(yuǎn),浮世塵埃久住難。

  一自簫聲飛去后,洞宮深掩碧瑤壇。

  秋日望西陽

  劉滄

  古木蒼苔墜幾層,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西武帝陵。

  風(fēng)入蒹葭秋色動,雨余楊柳暮煙凝。

  野花似泣紅妝淚,寒露滿枝枝不勝。

寒露的古詩詞8

  【南北朝】周弘讓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周弘讓是南北朝時期詩人。這首《立秋》詩,也有收錄為唐代劉言史作品,然而從風(fēng)格來看,用典古樸,風(fēng)格簡潔飄逸,似乎更具有南北朝風(fēng)格。“流火〞指“心宿〞,即“大火〞星,仲夏處于正南方最高位置,立秋后開始西降。“商飆〞:秋風(fēng)。詩詞大意為:從立秋后心宿開始向西降落,秋風(fēng)已經(jīng)開始發(fā)動,夏天的景色逐漸變換,清風(fēng)吹來,樹木開始落葉,秋天就要來了。

  《立秋七月節(jié)》

  【唐】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這首立秋詩選自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秋節(jié)恰逢七夕,因而詩人詠秋和七夕相結(jié)合,表達(dá)了寂寥悲秋之情。大意為:沒想到炎熱的夏天這么快要過去,涼風(fēng)吹來,秋風(fēng)暗起。遙望天上,牛郎織女在銀河鵲橋相會;耳邊傳來秋風(fēng)的聲音,露水從樹葉上低落,看到一葉飄落,怎么能不讓人愁悶?zāi)兀?/p>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dú)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深厚,詩詞交往頻繁,這首詩,是詩人居住在長安,在立秋節(jié)想到故人元稹而賦。這首立秋詩,詩人運(yùn)用重復(fù)字詞非常巧妙,〞首聯(lián)的“下〞和“上〞,頸聯(lián)的“城〞和“江〞雖然重復(fù),然而詩人獨(dú)辟蹊徑,成心而為之,清新簡約,蔚然成趣,朗朗上口,頗有情致。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

  李益以邊塞詩聞名,這首立秋詩為詩人失意之時作品,寥寥數(shù)字,構(gòu)思精妙。詩人看到鏡中白發(fā)滿鬢,歲月蹉跎,然而人在江湖,還需要坦然面對,悲秋感慨之情可見一斑。

  《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武元衡

  風(fēng)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dú)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武元衡是唐代著名宰相詩人,因主張清剿地方割據(jù)勢力,元和八年,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武元衡的詩詞以詞藻綺麗、琢名精妙著稱,時人評價和白居易齊名,劉禹錫尚在其下。這首立秋詩同樣是表達(dá)了孤獨(dú)寂寥的悲秋之情。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楊萬里

  雨后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fēng)蟬幸自無星事,強(qiáng)為閑人報夕陽。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中興四大詩人之一,被譽(yù)為一代詩宗。他創(chuàng)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詩人雨后信步林中,隨意所之,聽到風(fēng)中蟬鳴,不由得悲秋之情涌上心來,為自己無所事事感到寂寥孤獨(dú),這首立秋詩表達(dá)了詩人落寞之情。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尋詩單獨(dú)行,藕花香冷水風(fēng)清。

  一涼轉(zhuǎn)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方岳是南宋著名詩人,因他剛直不阿,得罪權(quán)貴,仕途坎坷。工于詩,多描寫田園風(fēng)光,質(zhì)樸自然。其詞多抒發(fā)愛國憂時之情,風(fēng)格清健。這首立秋詩,貌似尋找作詩思路,因為立秋天亮難作,其實這才是一首絕妙的詩詞,尤其是“藕花香冷水風(fēng)清〞,“梧桐夜雨〞,清新婉約,含蓄雋永,把立秋的景色描繪得出神入化。

  《立秋》

  【宋】王镃

  西風(fēng)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diào)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南宋詩人王鎡的這首立秋絕句,觀察入微,描寫精妙,立秋后,西風(fēng)起,吹皺紗衣,梧桐落葉,飄落井欄,清晨汲水,調(diào)和藥劑不到片刻,便滿頭落葉,把立秋后的氣候景色變化刻畫的非常細(xì)膩。

  《立秋有感》

  【宋】白玉蟾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彈冠。

  方旦喜無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只如許,不覺鼻頭酸。

  白玉蟾是南宋著名的道士,創(chuàng)立道教南宗宗派,天賦聰明,學(xué)識淵博,精通儒釋道三教,工于詩詞,書法繪畫無不精通,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這首立秋詩,真情流露,表達(dá)了對歲月無情,光陰荏苒的感慨和無奈。

  《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橋》

  【宋】陸游

  短楫追涼十里來,夜深卻御便風(fēng)回。

  離離蒲葉先秋老,裊裊萍花帶露開。

  陌上歌呼簪稻穗,橋邊燈火賣官醅。

  時平樂事知何限,未嘆流年兩鬢催。

  詩人陸游的這首立秋詩,描寫了詩人夏夜乘涼的景色,同樣感慨歲月不在的悲秋之情。其中頷聯(lián)“離離蒲葉先秋老,裊裊萍花帶露開。〞用菖蒲和浮萍來刻畫立秋景色,對偶工整,描寫精致,當(dāng)為描寫初秋的佳句。

【寒露的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寒露節(jié)氣古詩詞范文10-17

寒露的文案12-08

寒露經(jīng)典文案03-15

寒露的說說11-04

寒露祝福句子04-17

寒露節(jié)氣的句子03-05

寒露經(jīng)典祝福句子09-18

寒露的詩詞佳句經(jīng)典01-15

寒露早安語錄01-1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色八a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