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說課稿>化學說課稿
化學說課稿
更新時間:2025-06-10 09:13:30
  • 相關推薦
化學說課稿匯編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1

  化學科授課教師在擬寫說課稿時,應當先充分了解研究化學學科特點,這樣才能寫出具有化學學科特點、符合新課改要求的說課稿。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具體的要求:

  對教材的解析教材是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教師在展開具體教學工作前比較要吃透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明確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說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及所在單元或章節;

  2 教材的具體內容,涵蓋了哪些知識點;

  3 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聯系;

  4 明確教學大綱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

  5 教學目標的確定,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和關鍵的確定、教學重點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時的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而確定的。

  闡述教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教師需要考慮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好學習。教法選擇是否恰當往往是一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撰寫說課稿時應簡要地說明:

  1 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

  2 具體采用了哪些教法以及為什么選用這些教法

  3 說明所用的`教具、學具。一般來說,一堂課需選用集中不同教法結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強教學效果。

  指導學法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在擬定說課稿時應突出書名: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學習能力、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概說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

  ①課前預習準備情況;

  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課怎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認知效果);

  ③扼要說明作業布置和板書設計;

  ④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

  ⑤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

  ⑥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后呼應,使前三個方面內容落實到實處。

  (5)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化學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說課內容是高中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五章第二節第一課時。本節內容是全新的知識,這

  節課通過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學習,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作綜合歸納和提升,為以后繼續學習化學平衡的學習提供知識和方法的鋪墊。本節內容以生活現象為背景,學習化學反應速率,使知識與背景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強化了知識的應用。

  2、教材處理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二期課改的化學學科提出,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化學學科中以實驗探究為突破口,

  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習慣、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注重科學過程和學習過程的統一。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注重促進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協調發展。我在處理這一節教材時本著兩個指導思想:第一是注意線索清晰使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探索活動更條理化、系統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學力的培養要求,注意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具體的處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識及圖片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并以此為核心構建整個課堂教學的大背景。意在突出知識源于生活,又可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了體現這種意圖,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討、對具體題目作總結性回顧,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3、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時這也是本節的難點所在。化學

  反應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內容比較抽象,但又是學習化學平衡的基礎,因此是本節的重點,但對學生來說抽象的知識在認知和理解上都存在著困難,故它也是本節的教學難點所在。

  4、教學目標的確立

  在上述的總體分析和二期課改思想的指導下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認知性學習目標]:(1)掌握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理解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及其原因

  [技能性學習目標]:(1)學會控制某一變量進行對比實驗

  (2)培養學生實驗技能,觀察、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性學習目標]:(1)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協作精神

  (2)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教學方法分析:

  1、總體的教學構想及構想依據

  總的教學構想是:第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序幕,培養學生研究性學力為暗線,

  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通過提問、思考、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生研究性學力的培養。第二,以探索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為明線,將探索分為三個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從而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輕松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2、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教學導入設計:利用日常生活的實例,讓學生首先深切體會到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從

  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安排也恰如其分的符合二期課改的精神。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針對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的現象,讓學生通過一個個實驗的.探究,大膽得出結論,教師再加以點評,讓教師的認知結構迅速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整個過程中充分信任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大膽實驗,同時強調團隊精神。

  教學結束設計:利用一道綜合討論題,讓學生充分應用現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教育學生學以致用。

  三、教學對象分析:

  1、通過初中和高一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反應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節內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實驗等來強化學生的理解合乎掌握。

  2、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一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鞏固訓練

  本節課的鞏固訓練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傳統的短期作業選用課本及習題冊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習題布置給學生完成。二是讓學生做一項長期工作,即平時留意以下生活中那些現象與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如發現做好相應的記錄,應該說學生樂于這種全新的自主學習活動。

化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行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課題一愛護水資源。現在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五個方面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處理。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內容屬于新課標中的一級主題:化學與社會發展部分,它主要介紹了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兩部分內容。

  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及淡水分布不均上說明能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的短缺。

  水資源保護則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方面談的。本部分內容既側重要珍惜水、愛護水、增強節水意識等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容,又滲透了學科知識,如污水處理等。為以后學習水的凈化、水的組成打下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可以說對水再熟悉不過了,知道生活中及農業生產中水的用途,但對于工業生產及實驗室中誰的用途還了解不多,他們對水資源的認識不那么全面,對水資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乏感性認識,同時對水資源總量豐富和可用淡水資源的缺乏這一辯證關系會存在一定的困惑。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設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

  (2)初步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圖片、表格等活動,通過分析、討論交流,初步學習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樹立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2)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知道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愛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及措施。

  難點:1、辯證的認識世界水資源的豐富和可利用淡水資源的缺乏。

  2、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持之以恒的觀念,并付之于行動。

  三、教法分析

  1、情境教學法:本部分內容偏向化學與社會發展,所以我充分運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展示與本內容有關的水的圖片,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2、探究教學法:一圖中和數據為導向,指導學生,觀察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四、學法分析

  1、自主學習:對于課本上有的或者是學生自己能輕松查閱到的,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師友互助等方式自主學習。

  2、小組討論交流學習。對于家庭節水方法和防止水污染方法,可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分析歸納。

  在上課前一天,我給學生布置作業。

  (1)調查家中每月的用水量、水費。

  (2)家中的哪些活動用到水,結合生活經驗你能想出哪些節約用水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

  (展示):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的照片——蔚藍色的美麗星球。以及波瀾壯闊的大海和美麗、清澈的潺潺小溪,讓學生感受到水給我們帶來的身心和精神享受,再出示兩張水污染的圖片,立刻又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和視覺沖擊。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愛護水資源

  接下來播放南水北調的視頻和圖片,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繼續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南水北調呢?順理成章進入第一次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來了解第一個大問題人類所擁有的水資源)

  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目標的指向性不是十分明確,于是我把本部分內容設置成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來自主學習。問題如下:

  (1)為什么說地球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呢?

  (2)我國水資源狀況怎樣?

  (3)我國人均水量及存在的問題?

  幾分鐘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第一次展示。展示后,多數學生已了解,但他們的認識還不深入,于是我在播放一些統計數據和一些圖片,使學生認識到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勻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最終真正認識到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可供使用的淡水面臨嚴峻形勢,明白水危機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而產生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接下來,我展示一幅漫畫——捕魚者的困惑(一位白發老翁坐在江邊釣魚,結果令他驚訝的是釣上來的都是魚骨)

  引出問題:通過此幅漫畫你聯想到了什么?讓學生經過短暫的交流后,歸納總結得出人類的`活動正在使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體受到嚴重的污染后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結論。從而引出本節課的第二個大問題——愛護水資源

  那么我們如何來愛護水資源呢?學生進行第二次討論,基于前面的認識,學生很快會得出結論,既要節約用水又要防止水體污染。

  (1)節約用水部分,課前準備的作業派上了用場,此時學生進行第二次展示,分組匯報課前準備的內容:

  A學生調查家中每月的用水及水費

  B家中哪些活動用水,哪些措施可以減少用水量

  學生會說出很多,每組由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記錄再用PPT展示總結節約用水常用的方法。

  生活中:1、使用節水型器具

  2、以淋浴代替盆浴

  3、一水多用如(洗菜)淘米水澆花,洗衣水拖地

  4、及時修理壞了的水龍頭,防止自來水人為流失

  5、集多衣物一起用洗衣機洗,少量則用手洗

  6、洗漱時用器皿盛水,不使用長流水等

  7、用水桶盛水洗車,不用高壓水槍沖洗等等

  以上主要是對節約用水的定性認識,再補充一個定量計算活動:算一算,如果一只壞了的水龍頭每秒鐘漏一滴水,假設平均每20滴水為1ml,試計算這只壞了的水龍頭,一晝夜漏水的體積。從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使學生認識到節水需從我做起,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上述只是家庭生活中節水的方法。而工農業生產中節水方法,學生可能不太熟悉,這時候,可以通過展示圖來使學生認識農業和工業上的節水方法。

  農業上,以噴灌,滴灌代替大水漫灌。

  工業上,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講解,如果全國工業用水均重復利用率從20%提高到40%,每天可節水1.3×107t。

  出示“國家節水標志”圖,引導學生先思考,概括出“國家節水標志”圖的含義,讓學生初步體驗到節約用水的重大意義。

  (2)防止水污染

  水體污染部分,教材資源較多,此時安排學生進行第二次自主學習,并與小組成員交流。找一找:水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接下來補充圖片,認識水體污染的危害。

  為了加強學生對防治水體污染措施的認識,我補充一個小組活動:假如我是環保局局長,我會去如何防治水體污染?每組進行第三次展示。暢談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最后在節水警示語和倡議中結束本節課。

  從現在起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注意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為了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請珍惜每一滴水。

化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初中學習金屬的置換反應以及金屬的活動順序、鎂等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鈉、鋁等活潑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對比,掌握越活潑的金屬越易與氧氣反應的規律。

  二、教學對象分析

  1.在初三階段學習了一年的化學知識,對金屬的活動順序、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過金屬是否能發生置換反應來判斷金屬的活動順序。

  2、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在"通過實驗探究獲得關于物質知識"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本中的圖片、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鞏固和加深初中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知識和規律

  2、通過觀察了解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保存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能力,掌握研究物質的一般方法

  3、通過實驗了解活潑金屬鈉、鋁與氧氣的反應,歸納出活潑金屬易與氧氣發生反應的知識,了解金屬氧化膜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培養學生習慣用化學的視角去觀察身邊的物質和發生的事情

  4、掌握在一般情況下,通過對比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難易、劇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屬活動順序的思維方法

  5、通過實驗進一步熟悉和規范藥品的取用、酒精燈的使用等基本實驗技能

  四、教學策略

  1.舉例身邊的金屬材料和回顧初三化學知識,引入新課,通過對比鎂、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引出"鈉與氧氣怎樣反應"的問題。

  2.以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探索鈉的物理性質、鈉在空氣中存放所出現的問題以及實驗鈉與空氣中的氧氣的反應,并分析其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產物;通過鋁在空氣中加熱的現象分析得出金屬氧化膜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四幅金屬與氧氣在不同條件下反應的圖片,結合金屬活動順序表,歸納出金屬活動性和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劇烈程度有關

  通過圖表歸納出鈉、鋁、鐵、銅與氧氣反應的有關知識,使知識系統化。

  五、教學過程

  在實驗室中,有哪些物品是由金屬制成的,在家里呢?

  水龍頭、鐵凳、鐵窗筐,鐵架臺……

  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態形式存在,說明大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今天我們再來進一步學習有關金屬的化學性質。

  第一節 金屬的化學性質

  根據書本圖片,回顧初中階段學習過的反應,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

  這些反應都表現了金屬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金屬與鹽反應 金屬與酸反應 金屬與氧氣反應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鎂、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的圖片。

  是否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都需要加熱呢?

  今天我們來認識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又是怎樣的

  1、鈉與氧氣的反應

  分組 ①觀察存放在試劑瓶中的金屬鈉

  ②把金屬鈉從試劑瓶中取出觀察其物理性質、表面的氧化膜。

  金屬鈉的物理性質與存放方法。

  常溫下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體

  金屬鈉放在空氣中易被氧化,那么對金屬鈉進行加熱又將如何?

  鈉的燃燒。

  描述實驗現象

  生成物是氧化鈉嗎?

  不是,生成物呈淺黃色,而氧化鈉是白色固體

  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鈉的另一種氧化物---過氧化鈉(淡黃色固體)

  2Na + O2 Δ Na2O2

  淡黃色固體

  過氧化鈉的特殊用途-----潛水艇供氧劑。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CO2 == 4Na2CO3 + O2

  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與空氣中的氧氣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要求學生寫出鈉在不同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氧化劑、還原劑)

  初中我們學習過鋁在氧氣中的燃燒,若鋁在空氣中加熱,又有什么現象呢?

  2、鋁與氧氣的反應 4Al+3O2 點燃 2Al2O3

  純氧中:

  空氣中:

  用坩堝鉗鉗住一塊鋁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

  逐漸熔化,失去光澤,但不滴落

  鋁的熔點為665℃,氧化鋁的熔點為20xx℃,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包在鋁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態鋁不會落下。

  如果我們去掉氧化膜再加熱,有什么現象呢?

  用坩堝鉗鉗住一塊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片在酒精燈上加熱至熔化,輕輕晃動

  熔化的鋁仍不滴落

  磨去氧化膜的鋁片在空氣中很快又形成一層新的氧化膜

  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穩定存在于空氣中

  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圖片、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能否看出金屬的活動性和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劇烈程度有什么關系?

  可以看出:金屬的活動性越強,與氧氣反應就越易進行(如鈉露置空氣中就氧化);金屬活動性越弱,與氧氣發生反應時反應條件較高(如鐵在空氣中不能被點燃),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就說明金在加熱條件下不與氧氣反應。

  六、板書設計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

  鈉的保存及其物理性質

  常溫下 4Na + O2 ==== 2Na2O 加熱 2Na + O2 Δ Na2O2

  白色固體 淡黃色固體

  小結: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與空氣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鋁與氧氣的反應

  4Al+3O2 點燃 2Al2O3

  純氧中:

  空氣中:

  鋁的化學性質活潑,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穩定存在于空氣中

  鈉、鋁、鐵、銅與氧氣的反應

化學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同仁:

  你們好!

  首先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樣一次機會,同時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同仁給我的課提出寶貴的意見。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如何復習酸的化學性質。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設計、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本節課在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九年級化學人教版第十章的一節復習課。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總是先認知個別的事物然后逐步的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它是基于前面鹽酸和硫酸性質學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沒有明確以章節形式呈現,但在學生學習初中化學知識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額,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知識的基本技能。這是初中比較系統總結一類物質的性質,具有歸納總結提高的一節課,并且有助于以后堿和鹽的學習中樹立一個常規。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了解酸分類、命名和酸的通性。通過系統回顧復習,讓學生知道酸的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

  掌握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事物的過程。知道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及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思考,勇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歸納總結知識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科學認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體會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勇于實踐對于人們認識物質的意義。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酸的通性。

  教學難點: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辨證唯物注意觀點的培養。

  二、說教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學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學生易于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結合這一節課的知識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培養的目標,我采用“發現問題”——實驗探究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學生:發現問題(創疑)→實驗探究(探疑)→談論問題(釋疑)→演繹推理解決問題(解疑)→創新思維等一系列學習活動過程。師生雙邊相互配合,相互了解,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體驗學習化學的快樂,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將新知識置于問題情境當中,啟發學生探索和發現,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把化學思維引入課堂,讓諸多教育因素生動自然地產生作用。

  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從酸的結構上的相同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說學法

  結合本節課的特點及所設計的教學方法,我力求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兩種學習方法:①實驗探究法,通過探究酸的性質,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②歸納總結法:對于學生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形成知識的內化提高。③通過定向鞏固練習,突破重點、夯實考點,實現有效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及設計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

  2、提問:從物質的導電性引入到自由的離子以及段的電離方程式,從酸的電離方程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酸之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由于在結構上的相似決定的,從結構上對酸進行分類和命名。使學生懂得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不斷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加強設問,不斷提問,創設出良好的`創造氛圍,以實驗推動教學,以直觀的有趣的化學現象刺激學生的感官,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思維活躍參與性提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以一個較為系統的歸納方法使學生知道,如何去集中關注知識的共性,使知識系統化,為以后的系統歸納堿和鹽的創造條件。

  5、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共性和個性的區別。如在學習金屬與酸的反應中,也只有在金

  屬活動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把酸中的氫置換出來(說明:鉀、鈉、鈣太活潑除外)。硝酸、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是不能與金屬反應放出氫氣的。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充分體現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以學生進行課堂實驗探究為主,教師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教學重、難點。學生在“問題情景—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自行建構。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必要與快樂,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且能對所學的內容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

  通過本節課教學的設計,我深刻體會到,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經驗,獲得真知,然后將得到的東西再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展現了科學研究與發現的真實過程,實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要求。

  本節課原本設計有學生的分組實驗進行探究,但今天由于客觀因素,而改為教師的演示實驗,不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團隊精神。討論整理的環節偏多,所以課堂節奏的調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地處理和把握,以便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鋁,氫氧化鋁,鋁鹽-明礬等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習金屬鋁的化學性質,以及金屬鈉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基礎上,對金屬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進行較為深入、系統地學習。它側重于使學生理解怎樣去學習金屬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質和變化,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應用價值,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用武之地,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學生已學習了鋁的化學性質,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學習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模式,這為本節課學習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奠定了基礎。但兩性化合物這個概念學生并沒有接觸過,要想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這個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學學科的典型手段——實驗。教材中對鋁的化合物性質的探究,尤其是對氫氧化鋁兩性的探究,是這一塊內容的重點,在學生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對以后的學習也會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氧化鋁的主要物理性質;(2)學會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的方法及Al3+的鑒定方法(3)理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別與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4)知道鋁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用途,知道明礬的相關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設計實驗來判斷兩性化合物并驗證其性質,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正確的實驗操作,合理的實驗設計和分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來設計實驗,體會通過實驗發現物質性質的過程;分析鋁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學會辯證的認識事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Al(OH)3的制備

  【難點】

  Al(OH)3的制備,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過渡】根據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多媒體展示內容與先前學習的知識形成沖突認知沖突進行導入,以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隨堂實驗、多媒體展示、啟發法、比較、歸納分析、交流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利用已學習的鋁的化學性質,來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知識。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學生相互討論、自主探究、動手實驗來完成氫氧化鋁的制備,并獲取氫氧化鋁的兩性知識。充分利用了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達到了教學目標要求。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鋁制產品的圖片。這與學生已學過鋁的性質很活潑形成了認知沖突,引發學生思考活潑的鋁,怎么可以應有的這么廣泛,激發對鋁的重要化合物性質的探討,開啟了課堂教學。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并應用已學的鋁的化學性質的方法,借助實物、學生動手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實操結合,形成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觀察氧化鋁粉末實物,來認識氧化鋁的物理性質。再通過結合導入時應用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哪些物質可以腐蝕這些產品。學生已有的鋁性質的知識,進行動手實驗,獲得氧化鋁兩性的新知識。

  2.實驗探究,深化概念。

  教師出示生活實物胃舒平,引發學生制備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開啟氫氧化鋁知識的學習。

  接著讓學生圍繞著氫氧化鋁的制備進行討論,學生得出有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氫氧化鋁,(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來制備。(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來制備。學生進行實驗,并根據實驗,得出氫氧化鋁的制備方法。

  在制備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氫氧化鋁可以溶解強氧化鈉得新知,學生通過用氧化鋁性質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實驗驗證,獲取氫氧化鋁兩性的知識。最后教師總結,并補充氫氧化物的又一化學性質-不穩定性。

  通過氧化鋁和氫氧化鋁,學生已經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鋁鹽知識的學習中,教師知識通過新聞實例引入明礬,學生自主學習的到鋁鹽的化學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計中主要是使用了層層逼進進行探,學生的自主學習發揮到淋漓盡致。為學生形成化學概念和理解化學理論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素材,加深了學生理解和掌握金屬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知識。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鋁的重要化合物知識學完后為學生呈現兩個題,鞏固所學知識,并提升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1.可溶性鋁鹽與NaOH溶液互滴時,其現象有何不同?你能否畫出生成的沉淀與滴加溶液間量的圖像關系并寫出相關的離子方程式?若是偏鋁酸鹽溶液和鹽酸互滴時現象又會如何呢?

  2. 請完成下列鋁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圖,并寫出上述轉化圖中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對本節內容加以鞏固延伸。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采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后總結的方式,目的在于: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2、實施以主動建構為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2.布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后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采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分散系及其分類》是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包括了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和分散系及其分類兩部分內容。本節內容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授課,在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的第一課中呈現了常見分類方法和常見化學物質的分類,本節內容是學習了化學實驗的方法和物質的分類內容的基礎上對二者聯合應用知識的學習。同時本節的內容生活性很強,學習了本節內容可以拉近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距離,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并用化學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過渡】接下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已經學習了溶液和濁液的性質,學會了二者的鑒別方法,但并沒用涉及到膠體的相關知識。同時學生在第一章已經學習了化學實驗的方法和物質的分類,若能將前面的學習方法和知識應用到本節課中,那么對于掌握新的知識也輕松很多,同時學生學會了這種學習的方法,為以后的知識的牽引應有提供了學習的方式。

  【過渡】結合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分散系的定義及其分類;認識膠體的性質和應用,能用物質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用實驗、觀察、交流等多種方法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等方法對所獲取信息進行加工,歸納總結出新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實踐的科學精神;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勤于在生活中思考問題,從生活中學習化學的樂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我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

  膠體的重要性質和應用;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難點】

  膠體的重要性質和應用;Fe(OH)3膠體的制備實驗。

  【過渡】根基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觀及教師觀,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我將本節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了如下設計: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進行教學已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

  分散系及其分類的知識較為簡單,但是識記性知識較多,如果采取傳統的講授方法,學生不理解,同時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節課在開始部分以學生常見的生活現象-陽光照進樹林的現象來引入新課,讓學生對分散性的知識有了直觀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找出問題的要點,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相關的結論。

  教師結合實物、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不斷地拋出問題,學生展開對分散系重要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生的動手實驗制備Fe(OH)3膠體,學生通過對制備的膠體進行進一步研究,獲取相關性質,通過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加強對于膠體性質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和應用分散系的性質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最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膠體應用的生活實例,讓學生能夠鞏固知識,同時學會應用,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過渡】接下來重點談談我的教學過程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此環節中我準備才用創設情境法進行導入。在課程開始前我問同學們在陽光明媚的清晨,走進樹林里,大家發現了什么現象了,引導他們對于分散系相關知識的思考。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找出問題的要點,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因為學生對于傳統的講授很難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對新知識的學習的興趣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學生往往對于生活中的情景比較感興趣。利用生活情景的創設和學生的求知的迫切心理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進入本課學習。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接下來進入新課教學環節。此環節我將借助多媒體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師的教學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參與新知的建構。

  1.自主學習,獲取概念。

  在第一部分離子鍵的學習中,我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大家把課本翻到25頁,認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組成。

  因為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學生自主學習就可以獲得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組成。又由于導入環節的創設情境,學生的興趣很強,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很容易獲得相關知識。這樣的預設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獲取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實驗探究,討論歸納

  在學生經歷自主學習后,教師展示CuSO4溶液、泥水實物,學生判斷分散劑和分散質,加強對于新知的應用。教師再給出較難的分散劑和分散質的判斷,(1)空氣 (2)95%的酒精水溶液,教師從而引出分散系中分散質和分散劑的判斷方法:量多的為分散劑、量少的為分散質,而當有水存在時,一般水做分散劑。接著教師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按分散質分散劑所存在狀態不同來分類的話,分散性可以分為幾種。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加強對分散劑和分散質的認識,教師因勢利導的安排實驗探究來研究分散系的性質。

  【實驗與探究】

  (1)取三個小燒杯,分別加入25mL蒸餾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Fe(OH)3膠體,并與CuSO4溶液和泥水比較。

  (2)將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分別用激光筆照射燒杯液體,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3)將Fe(OH)3膠體和泥水進行過濾,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通你過第一個探究認識到膠體、濁液、溶液的性質,以及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通過第二個探究學生理解了丁達爾效應;第三個實驗在結合雞蛋膜的實驗,認識到膠體可以通過濾紙,不可以通過半透膜的性質。最后學生閱讀課本P28的科學視野,獲得膠體電泳的性質。

  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教師將實驗探究、討論歸納、自主學習的任務交給學生,能極大促進學生觀察總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更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學生對于膠體性質的認識和理解。

  3.拓展延伸,應有新知

  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了膠體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化學原理。比如涂料、顏料、墨水的制造,洗滌劑、噴霧劑的應用,是利用了膠體的介穩性;豆腐、肉凍、果凍是生活中經常見的凝膠態物質,是利用了膠體的聚沉;還有明礬凈水、激光手術刀、止血膠布止血等,都是膠體在生活當中的應用。

  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教生共同討論,加強學生對于膠體發展的認識,幫助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和社會發展前沿問題,認識到化學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當擔化學小主人翁的意識。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試題,學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評,鞏固新知。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1.課堂小結

  采取學生小結的方式,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和鞏固知識。

  2.布置作業:

  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本節課的課后作業預留了必做題及選做題的方式和課外學習提高能力題。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采用的是綱領式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化學說課稿09-13

化學空氣說課稿02-11

化學說課稿05-21

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0-11

化學鍵說課稿09-23

(合集)化學說課稿06-23

高中化學經典說課稿07-02

化學說課稿范文07-18

《化學真奇妙》說課稿02-19

化學說課稿模板09-18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中文婷婷偷拍免费视频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日韩国产片三区 | 在线视频国产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