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5-06-04 08:41:07
  • 相關推薦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通用13篇)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1

  在河南省北部的“嵩山少林寺”非常出名,同學們肯定會認為整個中國只有一個少林寺,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其實啊,在福建省就有好幾個“南少林寺”,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莆田市的“南少林寺”。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國慶佳節,爸爸媽媽帶我到莆田市的“南少林寺”游覽了一番。

  在廈門到莆田的高速公路上,我們說說笑笑,非常開心。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到達了莆田市的西天尾鎮,南少林寺就坐落在這個鎮的山上。上山的路上全

  是陡峭的山坡和曲曲折折的彎路,簡直是“山路十八彎”了,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總共有五十八個彎之多。上山過程中,我透過車窗往外望去,“啊!”我不禁驚

  嘆道,“多么美麗的.山村景色!”紅屋瓦,白房子,雖是那么的樸素、簡單,卻洋溢著快樂的鄉村氣息,綠樹郁郁蔥蔥,那是種新鮮得說不出的綠色,讓我陶醉在這

  鄉村美景之中。

  到了“南少林寺”的門口,我立刻跳出車門,來到南少林寺的門口,欣賞著四個雄偉的大字:南少林寺。從遠處放眼望去,南少林寺地面平坦,地勢寬闊。我

  也等不急了,馬上踏入門內。在天王殿內,我看到了大肚子的彌勒佛,他正慈祥地看著我哩;我看到了拿著寶塔的托塔天王,威武極了;我還看到了昂首挺胸的四大

  天王,他們好像正憤怒地看著我,手上還拿著寶劍、琵琶、青蛇和大傘,分別象征著做事冷靜、時時快樂、理解滲透和認真觀察。來到大雄寶殿,高大、威武的如來

  佛正慈眉善目地看著蕓蕓眾生,在莊嚴肅目的大殿里,透露著威武慈祥的氣息,使我不由自主地為之參拜。我又來到側面長廊觀看介紹欄,了解到南少林寺是北少林

  寺的一個分支,傳承了武術的精髓,還專門為這個創建了一所武術培訓學校呢!為中華武術的發揚光大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最后,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南少林寺,踏上了彎延曲折的下山之路,透過車窗,我發現了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的莆田新城,好一派熱鬧非凡的場景,與山上

  寧靜安詳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正在想:我們一直過著繁華、喧鬧的生活,有時也要尋找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這也許就是爸爸媽媽帶我來此一游的初衷吧!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2

  南少林風景旅游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華山,距離市區16公里,東起嶺頭壟里,西至北門村,南起后卓村,北至祖山寺,福廈324國道貫穿全境,福廈高速公路與域內設有互通式立交口,荔涵大道穿越其間,為經濟發展及南少林風景區提供便捷交通條件。

  南少林風景旅游區總規劃面積26.1平方公里,區內的九華疊翠與紫霄怪石被列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二。景區按景點自然地理分布狀況,采用中心輻射的空間布局形式。采取帶、區、片相結合的.游覽組織方式,形成“一帶、三區、九片”的結構體系;即:以石盤水庫為中心向北延伸的濱水休閑度假旅游節,南少林、九華疊翠、紫宵怪石等三個景區,少林覽勝、九華疊翠、紫宵延福、澄湖錦碧、象峰霧海、風洋筠谷、苦竹幽境、姹埕康莊、西蘭春暉等九個景觀片區。

  風景區內景觀資源豐富,樹木茂盛、奇巖怪石、山青水秀、風光優美,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有眾多人文景觀、古跡建筑、民間藝術與民間傳說及豐富的傳統文化與風物特產。南少林乃是南派拳種的重要發祥地,是弘揚少林文化的圣地,也是習武健身的學堂。1991年,中國武術學會、福建省體委、福建省武術學會組織國內外有關專家,對南少林遺址進行科學論證,認定南少林風景旅游區風景與旅游的發展潛力巨大,可開發性強。開發南少林風景區,建成集宗教朝圣、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康樂健身于一體,自然與文化相融合的多層次旅游精品。預計景區年游客量可達500萬人次。

  該項目擬重建南少林寺中的千佛殿、僧舍及武術館等總建筑面積9000㎡;開發觀光農業果園20000畝;興建避暑山莊60幢;建設景點1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3.2億元,投資方式采用合資或合作,項目開發后預計年旅游觀光利稅達6000萬元以上。已委托廈門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設計規劃,正組織論證等前期工作。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3

  武術是我國國寶,莆田是武術之鄉,自唐代武則天首開武考以來,莆田共中武狀元12人,武進士28人,有22人任過兵部尚書。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也是東南沿海武術活動中心,南少林的“佛家拳”、“安海拳”、“一指禪”等名揚大江南北,遠播日本、東南亞。1990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五屆南少林傳統拳術大賽。各路拳師表演51種不同的拳械,110多個套路,并首次發現了新的拳種“佛祖拳”。習武有上自88歲的長者,下至5歲的孩童,反映了南少林故鄉的武術遺風。

  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林泉院的習武之風,緣起于唐初,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輔公部將路得才聚眾東南沿海淪為強盜,夜集明散,弄得民不聊生。唐太宗命已敕封為大將軍的少林寺方丈曇宗率僧兵懲治海盜。曇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廣和尚和僧廣、僧滿三人帶五百僧兵入閩平暴。他們在當地收下不少禪宗弟子,沿海人民挽留這些救難的活菩薩。道廣也感到盛情難卻,就回嵩山少林祖庭稟告曇宗方丈,曇宗方丈送一首偈語讓其在福建找一處同嵩山九頂蓮花山相似的地方建一座南少林寺:一則示不忘祖庭;二則在沿海傳播大乘禪宗。偈語是“傍海平盜日月久,九蓮山下有宿頭;南北少林同一寺,大乘禪在心中留”。為此,道廣和尚回到福建就按照方丈偈語所說,同師兄弟們找到了當時就有名氣,且酷似嵩山的林泉院擴寺定居,同嵩山少林寺一樣養僧兵,參政事,林泉院也就成為江南的少林分寺。該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圍有九座山圍成一圈,形如九瓣蓮花,寺院就座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此名為九蓮山少林寺,俗稱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與天地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強烈泊疾惡如仇、除暴安良的忠義精神,曾受到民眾的推崇。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毀,由于清廷的輿論封鎖,這一段悲壯的歷史鮮為人知,只是在民間悄悄流傳。“寺因武顯,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當時此寺習練少林南拳武風極盛,并廣泛流傳民間。

  去過北少林的人知道,嵩山少林寺北靠五乳峰,寺前有條小溪(少溪河)自右向左流過。河對面為少室山,寺右側有塔林,右前方有“臥佛山”,左前方為九頂蓮花寨。林山的林泉院,它背靠祖(朱)山等幾個小山頭,院前也有一條小溪從右向左流過(現為護寺河)。院右側有塔群(今為塔里,塔西自然村),寺院右前方也有一座“臥佛山”(當地叫它為彌勒獻圖山、石面桶),寺院左前方有九葉蓮花峰。

  在林泉院遺址上重建的南少林寺四周山頭海拔在600米左右,最高峰為北部的祖山(又稱朱山,與明亡后天地會擁戴的反清復明精神領袖朱太子有關),高642.1米,西部大舞寨600.2米,東部山頭尾576.6米,南部斜侖595.5米,紫霄峰559米,南少林寺對面巨巖“石面桶”(臥佛山)576.6米。站在朱山半山腰,可以數得出九個山頭恰似蓮花,故乾隆莆田縣志稱為“九蓮峰”。

  附近的資福寺建筑大多已毀,現存一室,建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內有一對石刻對聯:“云日就瞻祝無最壽,天人歡喜演上乘禪",為宣統皇帝的.老師陳寶琛敬書。北面有一座“紅花亭”,系明朝遺臣陸圻、鄭郟創建于清順治三年(1646年),神案前有石砌蓮花圖案,亨柱上有“萬物總歸三尺劍,五云時現七星旗‘的楹聯,題頭暗示天地會的武將萬云龍和南少林寺五祖和尚反清復明之舉,是天地會反清斗爭的聚義廳。

  南少林寺地勢險要,是理想的兵家用武之地。周圍有朱山、樟江、蘇岐、黎尾、梧桐、斜侖、紫霄峰、寨頭、山頭尾、大尖、洪度、太舞、石面桶等10多個山寨,目前各寨遺址尚存,樟江寨的四處石刻,證明該寨系黃次波于明末隆武元年(1645年)抗御清兵時所建。山頭尾和梧桐山還有高三、四米的鬼潭瀑布和無底坑爆布。

  林山村至今保存大量與寺院有關的地名,如院前、院后、院口、塔里、塔西、放生池、練功埕、馬槽等,更有與習武有關的姑嫂營、南營、后營、尾營、將軍廟、旗桿坪等,單是長226厘米,寬100厘米的刻有“諸羅漢浴懼茶散”字樣的僧兵治療傷病的石槽和7千多畝的茶園遺跡,就足見當年金戈鐵馬之盛。

  九蓮山下的小灣存有一塊大石,上刻有“僧繼言造”。據說這四個字是一個叫繼言的和尚用手指刻寫的,相傳當年有一武林高手扮成游僧來林泉院偷走少林劍譜,繼言識破后,在溪邊攔截,卻不動武,只說要架石替他做橋,說罷背起一塊大石架在溪上,用手指寫下此四字,然后客氣地讓路,那假僧一看,自知功力不如,就把包袱放下飛快逃走了。繼言和尚以一指禪功揚名,傳說他可用一指幫人治病。林泉院附近有一塊“一指禪石”,象手一樣,食指指向西方,形似南拳標準手勢,成為當年照此石啟示,練功坐禪的天造之物。

  此外,這里相傳的“千靈祖師斗山魈建苦竹寺”、“佛光創建霞梧院”、“吉星侍衛”、“五百僧洗反”等故事道出了一處處歷史典故。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4

  據說唐初李世民即位后,義軍魯思等著沿海的人聚集,晚上聚集成了海賊,沿海的人很不高興。唐太宗命令被任命為將軍的北少林寺潭宗住持帶領僧侶和士兵到海岸去對付海盜。潭宗派道光和尚、桑風和尚、桑曼和尚帶著五百名僧人和士兵到福建沿海鎮壓海盜。與此同時,他帶著當地的許多大乘禪宗弟子。經唐太宗許可,在福建莆田九連山修建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的斗爭中與天地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南少林寺僧人那種強烈的忠義精神,疾惡如仇,消弭暴力,平安無事,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贊揚。

  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焚毀;已經重建了。“廟以武聞名,武以廟命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源地。當時,少林寺南拳的練習在民間非常流行和廣泛傳播。千百年來,“南拳北腿”在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南北武學流派,南少林武術在五大洲廣為流傳。在清兵反清復明燒南少林寺近300年后,1986年至1988年的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了其中心寺廟臨泉苑遺址。該場地位于莆田北部丘陵山區,屬于莆田縣西田鎮臨山村,在莆田市以南約12公里處。遺址位于九連山(海拔近500米),東、北、東、西三面環山,西與臥佛山(又名彌勒仙圖山,海拔570米)隔山相望。

  “少林是天下第一拳”。少林拳在盛唐時期由北向南傳播,并與南拳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南少林拳。從唐代到清末,福建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少林寺,福建被公認為南少林拳的發源地。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表明,唐末宋初建于福清東張少林自然村的少林寺是福建最早的`古少林寺。張,福清市一位90多歲的退休老人,南少林著名拳手。1936年第二屆福清運動會獲得個人武術大師獎,后任福清武術博物館館長、總教練。張在南少林州還能打20多個拳、劍、刀、槍的套路。前年在閩臺港南少林武術大賽中表演,被海內外譽為福建南少林拳術的“活化石”。

  為了弘揚中國武術文化,福清的海外村民近年來捐贈了1000萬元在南少林寺遺址重建南少林寺,并發起成立了福清南少林武術研究會。希望福清僑鄉能將“廟”與“拳”結合起來,進一步弘揚少林武術的優良傳統。在開幕式上,張等三代南少林拳手也表演了南少林功夫。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5

  武術是我國的國寶,莆田是武術之鄉。自唐朝武則天第一次武舉考試以來,莆田有12名頂級武學士、28名武學士和22名前軍部尚書。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源地,也是東南沿海武術活動的中心。南少林的佛家拳、安海拳、一指禪等名揚長江南北,在日本和東南亞廣為流傳。自1990年以來,南少林傳統拳術比賽已經連續舉行了五次。各行各業的拳擊手表演了51種不同的拳擊器械和110多種套路,首次發現了新的拳擊類型“佛拳”。武術練習從88歲的老人到5歲的孩子,反映了武術在南少林家鄉的遺產。

  南少林寺,原名臨泉庭,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臨泉苑的習武起源于初唐。據說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后,伏公部聚集路德成為東南沿海的強盜,百姓晚上苦不堪言。唐太宗命被立為將軍的少林寺方丈譚宗帶領僧人和士兵懲治海盜。譚派十三僧之一道光和尚,桑光、桑曼帶五百僧入閩抗暴。他們在當地收了很多禪宗弟子,沿海的人保留了這些救死扶傷的活菩薩。道光覺得自己太好客了,于是回到嵩山少林祠堂告訴譚宗住持,譚宗住持發哀歌給他找了一個類似嵩山九鼎蓮花山的`地方在福建建南少林寺:一個表明自己不會忘記祠堂;二是沿海傳播大乘禪。俗語是“海盜日月久,九蓮山下有宿;少林南北同寺,大乘禪猶存于心。因此,道光和尚回到福建后,按照方丈的話說,他的同門弟子找到了當時很有名的類似嵩山的林泉源,擴建了寺廟定居下來。和嵩山少林寺一樣,他養過僧,養過兵,也參與過政治,臨泉苑成了江南的少林寺。寺廟所在的靈山村被九座山環繞,形狀像九瓣蓮花。該寺位于花叢中心,故稱九連山少林寺,俗稱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的斗爭中與天地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南少林寺僧人強烈的忠義精神,對疾病和邪惡無動于衷,一直受到人們的尊重。在反清復明的斗爭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焚毀。由于清廷的封鎖,這段悲慘的歷史鮮為人知,卻在民間悄然流傳。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源地。當時少林南拳的做法非常流行,在民間廣為流傳。

  去過北少林的人都知道,嵩山少林寺位于武汝峰以北,寺前有一條從右向左的小溪(邵熙河)。河對面是少石山,寺廟右側是塔林,右前是“沃佛山”,左前是九鼎蓮花村。臨山的臨泉苑,背靠著祖(朱)山等幾座小山,在醫院前(今河)也有一條從右向左的小溪。院右側有塔(今程昕婷,打車自然村),寺右前方有“臥佛”(當地稱彌勒仙圖山和石桶),寺左前方有九葉蓮峰。

  林泉源遺址上重建的南少林寺周圍的山丘海拔約600米,最高峰是北部的祖山(又名朱山,與抗清復明精神領袖朱有關),高642.1米,西接大武寨600.2米,東接576.6米,南接595.5米,紫霄峰559米。南少林寺對面的巨石是“石面”,站在竹山的山腰上,可以斷定九座小山就像蓮花,所以甘龍莆田縣志被稱為“九座蓮花峰”。

  附近的子夫寺建筑大部分已經被毀。現有一室,建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里面有一對石對聯:“云日來,愿無壽,天人樂于行超生禪”,為皇帝的恩師陳拜書。北面有一座“紅花亭”,建于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神格前有石蓮花圖案,朱恒上有對聯“萬事皆帶三尺劍,五云有七星旗”。題目暗指天地社武將萬云龍和南少林寺五祖反清復明。

  南少林寺地勢險要,是兵家理想之地。珠山、張江、蘇琪、荔灣、吳彤、謝倫、紫霄峰、寨頭、山頭尾、大建、洪都、吳泰、石棉桶等周圍有10多個村舍。目前各村仍有遺址,張江村的四件石刻證明該村為明末隆武元年(1645年)黃慈波所建。汕頭圩和吳彤山有三四米高的貴潭瀑布和無底洞爆破。

  至今,林山村保留了大量與寺院相關的地名,如院前、院后、院門口、程昕婷、扎西、放生池、訓練中心、馬槽等。還有嫂子營,南營,后營,魏瑩,將軍廟,旗桿坪等。與武術有關,只有226厘米長,100厘米寬,刻有“朱羅漢沐浴恐懼”

  九蓮山下的小灣里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和尚造字”。據說這四個字是一個名叫計燕的和尚用手指刻的。相傳,一位扮成和尚的武學大師來到臨泉苑偷少林劍譜。計燕識破后,在溪邊截住了它,但沒有使用武力。他只說想給他建一座石橋。然后他拿起一塊大石頭放在小溪上,用手指寫下這四個字,然后禮貌地讓了讓。假和尚見自己本事不如,放下包袱趕緊跑了。接下來的話,和尚以一指禪功著稱,據說可以一指幫別人治病。臨泉苑附近有個“一指禪石”。像手一樣,食指指向西方,類似南拳的標準手勢。根據這塊石頭的啟示,練習冥想成了一件神圣的事情。

  此外,這里流傳的“千靈祖陡山立建苦竹寺”、“佛光造吳瑕院”、“吉星侍衛”、“五百僧沖叛”等故事,處處訴說著一個歷史典故。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6

  說到少林寺,對中國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在國外也是家喻戶曉。這不僅僅是流傳千古、名聲大噪的令人神往的少林傳說,更是得益于現代影視作品,尤其是曾經在中國掀起武俠之風的電影《少林寺》。提起少林寺,就忍不住聽到少林寺激昂的主題曲,充滿豪情和俠義。少林寺是河南嵩山最有名的少林寺,俗稱北少林,而南方福建的少林寺叫南少林。南少林雖然沒有北少林有名,但也是有名的。例如,著名武術大師洪熙官和黃飛鴻都是南少林弟子。

  福建南少林毫無疑問,但南少林在哪里比賽,是一個還是兩個還是更多的地方,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結論。南少林現稱泉州南少林寺、莆田南少林寺、福清南少林寺,這里出土或史書記載了大量與少林寺有關的歷史遺跡,并在民間傳說中流傳。三個地方都叫南少林,但是沒有獨家證據,只有自證。從南少林撲朔迷離的發展史,千僧抗元、反清復明、火燒寺廟等激動人心的歷史故事。,給南少林平添了一層神秘色彩。作者更傾向于認為這三個地方都是南少林,是不同朝代為了抵御朝廷的追求,弘揚武功,避災而建的。南少林三地并不排斥,而是相輔相成,同時進一步印證了福建沿海地區少林武術的歷史。

  去過莆田很多次,經常在高速路和莆田街區看到莆田南少林寺的路標,但是沒有機會去,很遺憾。9月8日恰逢去莆田出差。事后行程還早,時間也細明了。有必要見見朋友,探索寺廟。

  莆田南少林寺位于莆田市北部的九連山腳下。地形很危險。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車子沿著山路蜿蜒而上,不是很寬,但是干凈整潔。道路兩旁的果樹鮮花繁茂,綠油油的田野像波浪,正是龍眼成熟的季節。今年是龍眼新年。當你環顧四周,你不能停止看到它。牽牛花也在微風中盛開,帶來了美好的風景和感覺。車邊說邊笑,到了目的地,下了車,從寺門往外看,卻發現南少林寺有四個滑金大字,是趙樸初師傅在寺門上方題寫的。寺廟都是古老的石頭建筑,上面覆蓋著明亮的藍色硫磺玻璃,看起來很莊嚴。在大門牌樓前拍完照,就到了寺廟門口。入口上方牌匾上有四個字:入三昧。意思是進入大智慧的境界,也就是進入另一個境界,就像看菩薩的深智。希望這次旅行也能觸動一些佛教的智慧。

  穿過大門后,你面前有一個開放的花園。花園中間有一個圓形的釋放池,池中間有一座石橋通向國王大廳。放生池中有許多長生龜,有的悠閑地曬著太陽,有的戲水不小心,也吸引了游客的興趣。和其他寺廟一樣,天王廟總是笑著面對彌勒佛,旁邊是四個威嚴的'國王,他們的形狀極其兇猛。又叫四驢孔,即東方捧國之王,南方長王,西方觀目之王,北方多聽之王。站在彌勒佛背上,面向大雄寶殿的是韋陀尊天菩薩。看韋陀菩薩韋陀杵的方向,可以看到寺廟的大小。如果韋陀杵在他的肩膀上,這意味著這個寺廟是一個大寺廟,可以招待和尚免費旅行三天;如果韋陀手里是平的,那就意味著這座寺廟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寺廟,可以招待免費來這里旅游的僧侶們吃住一天;如果韋陀在地面上,這意味著這個寺廟是一個小寺廟,不能招待免費旅行的僧侶。看平端,可以看出莆田南少林寺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寺廟。天王堂的第二面是鐘樓和鼓樓。經過天王殿后,大雄寶殿就在前面。可惜大雄寶殿正在翻修,停課施工,無法拜佛。大廳的第二面是紀念品商場、介紹南少林歷史和武術的展廳、僧人習武的場所。稍作瀏覽和休息后,旅行的任務就完成了。

  出了門,在門外的小攤上挑紅紫檀珠等小工藝品,可以來這里參觀留念。從寺廟出來,我打算走永泰路。新宇很堅定地說,走完那條路,半個小時就可以去永泰吃飯了。我不想在山路上瞎逛半天,就轉回了山腳初上山的地方,也就是我回莆田的時候,大家都笑了笑,笑了一會兒。讓我們免費看看九連山的山。

  逛完莆田南少林寺回來,感覺廟的規模真的很小,甚至很小。宣傳和我實際看到的差距很大。建筑特色不是很突出。圍繞少林寺的主題不太清楚。我后悔沒去,但是去了之后覺得有點失望。不過無論如何,最后還是后悔沒去南少林,沿途山多水多,鳥飛松鼠攀枝。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7

  南少林寺福建省莆田荔城區。據說,唐初李世民即位后,反叛路得才等聚眾沿海、夜集明散、淪為海盜,鬧得沿海一帶民不聊生。太宗皇帝命已敕封為大將軍的北少林寺曇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對付這群海盜,曇宗便派道廣和尚和僧豐、僧滿三人帶五百僧兵前往福建沿海,平定了海盜,同時在當地廣度有情,收下不少大乘禪宗弟子,經太宗皇帝恩準,便在福建莆田九蓮山建起了南少林寺。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與天地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南少林寺武僧所具有的強烈的疾惡如仇、除暴安良的忠義精神,曾受到民眾的推崇。

  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兵所焚毀;現已重建一新。“寺因武顯,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當時此寺習練少林南拳武風極盛,并廣泛流傳民間。千百年來,“南拳北腿”在我國已形成了鮮明的南北武術流派,南少林武功已遠播五洲,名揚四海。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被清兵焚毀的南少林寺蒙塵近三百年后,其中心寺院林泉院遺址于1986—1988年國家文物普查中被發現。這座遺址地處莆田北部丘陵山地,隸屬莆田縣西天鎮林山村,南距莆田城區直線約12公里。遺址座落于九蓮山(海拔近500米),東、北及東西三面環山,西隔山間小溪與臥佛山(亦稱彌勒獻圖山,海拔570米)相望。

  “天下名拳出少林”。少林拳盛唐時期自北傳南,與南拳相結合,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南少林拳。唐代至清末,福建不少地方建有少林寺,福建被公認為南少林拳的發祥地。近幾年考古發現,建于唐末宋初的福清東張少林自然村的.少林院,為福建查有實據的年代最早的古少林寺。福清市年逾九十的退休老人張本利,是一位名聞遐邇的南少林拳師,他在一九三六年就獲得福清縣第二屆運動會個人武術總優勝,后擔任福清國術館館長兼總教練。張本利現在仍然能打南少林拳、劍、刀、槍二十多種套路。前年低,他在“閩、臺、港南少林武術爭霸賽”上獻藝,被海內外譽為福建南少林拳的“活化石”。

  為弘揚中華武術文化,福清籍海外鄉親近年來捐資千萬元在南少林寺遺址重建南少林寺,并發起成立福清南少林武術研究會,希望福清僑鄉能“寺”“拳”并舉,相映成輝,進一步弘揚少林武術優良傳統。成立大會上,張本利等南少林老、中、青三代拳師還表演了南少林真功夫。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8

  作為一名愿意為游客解決問題的導游,準備導游詞是不可避免的。導游詞具有生動、生動、有感染力的特點。如何寫導游詞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以下是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歡迎分享。

  歡迎來到莆田南少林寺!我是你的導游,我姓x,你可以叫我小x。為了方便大家參觀,我先介紹一下。

  福建省莆田荔城區南少林寺。據說,唐初李世民即位后,反叛道路等人聚集在沿海地區,夜集明散,成為海盜,使沿海地區的人不聊生。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軍的北少林寺曇宗方丈率僧兵到沿海處理這些海盜。曇宗派出廣和尚和豐和僧滿三人帶著500名僧兵到福建沿海平定海盜。同時,他在當地廣度深情,接受了許多大乘禪宗弟子。在太宗皇帝的指導下,南少林寺建在福建莆田九蓮山。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與天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南少林寺僧侶強烈的邪惡和除暴安良的忠誠精神受到了人們的'尊重。

  莆田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被清兵焚毀;現已重建。寺因武顯,武以寺名。南少林寺是南拳的發祥地,當時這座寺廟練習少林南拳武風十足,并廣泛傳播民間。幾千年來,南拳北腿在我國形成了鮮明的南北武術流派,南少林武功已遠播五洲,名揚四海。南少林寺在反清復明斗爭中被清兵焚毀近300年后,在1986-1988年國家文物普查中發現了中央寺林泉院遺址。該遺址位于莆田北部的丘陵山區,隸屬于莆田縣西天鎮林山村,南部約12公里。遺址位于九蓮山(海拔近500米),東、北、東、西三面環山,西隔山間溪流與臥佛山相望(又稱彌勒獻圖山,海拔570米)。

  天下名拳出少林。盛唐時期,少林拳自北傳南,與南拳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南少林拳。少林寺建于唐代至清末,福建被公認為南少林拳的發祥地。近年來,考古發現福清東張少林自然村少林院建于唐末宋初,是福建最早的古少林寺。福清市90多名退休老人張本利是南少林著名拳擊手。1936年,他在福清縣第二屆運動會上獲得個人武術總冠軍,后來擔任福清國家藝術博物館館長兼總教練。張本利還能打南少林拳、劍、刀、槍20多種套路。前年年底,他在閩、臺、港南少林武術大賽上獻藝,被譽為福建南少林拳的活化石。

  為了弘揚中國武術文化,福清海外村民近年來在南少林寺遺址捐贈了1000萬元,重建了南少林寺,并發起了福清南少林武術研究協會。希望福清僑鄉能同時舉辦寺廟和拳擊,進一步弘揚少林武術的優良傳統。在成立會議上,張本利等南少林老、中、青三代拳擊手也表演了南少林的真正功夫。

  我將從南少林寺的歷史淵源、建筑特色、武術傳承等角度,為你創作10篇各600字左右的導游詞,帶你領略這座千年古剎的獨特魅力。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9

  親愛的游客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莆田南少林寺,它是我國佛教禪宗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也是少林南拳的發源地。

  莆田南少林寺前身為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坐落在九蓮山麓,這里層巒疊嶂,風景秀麗。唐初,天下初定,沿海卻有海盜肆虐,為禍一方。唐太宗李世民派少林寺僧兵前往平亂,道廣和尚帶領五百僧兵不負使命,成功平定海盜,還在當地傳播佛法,廣收弟子。因民眾盛情相留,經太宗恩準,在這形似嵩山的'林泉院基礎上,建成了南少林寺。它與河南嵩山少林寺遙相呼應,世稱“南北少林”,共同書寫著少林文化的輝煌篇章。

  然而,清朝初期,風云變幻,各地抗清志士將南少林寺作為反清復明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叛徒出賣,寺院慘遭官軍攻打,僧眾傷亡慘重,寺院也被夷為平地。這段悲壯的歷史雖因清廷輿論封鎖而鮮為人知,但在民間一直口口相傳。南少林武僧們的忠義精神,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

  時光流轉,1986年,南少林寺遺址重見天日。在后續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眾多珍貴文物,如刻有“僧兵”“諸羅漢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還有唐代石刻、南唐陶質鴟尾等,這些都為南少林寺的歷史提供了有力見證。1992年,政府批準重建南少林寺,經過多年努力,如今我們看到的南少林寺,已重現昔日的莊嚴與恢宏。

  南少林寺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其建筑也獨具特色。天王殿氣勢恢宏,大雄寶殿莊嚴肅穆,鐘鼓樓古樸典雅。寺內佛像雕刻精美,栩栩如生,讓人不禁心生敬畏。而且,這里的武術文化源遠流長,南拳更是聞名遐邇。現在,南少林寺還設有武僧訓練中心,傳承和弘揚著少林武術。

  接下來,大家就自由參觀,親身感受莆田南少林寺的獨特魅力吧。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10

  各位朋友,歡迎來到莆田南少林寺,一同探尋這座傳奇古剎的奧秘。

  莆田南少林寺歷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的林泉院 。唐初,社會局勢不穩,沿海海盜為非作歹,百姓生活困苦。少林寺應朝廷之命,派出僧兵前往平亂。道廣和尚率領五百僧兵奔赴福建,他們憑借高強的武藝和無畏的勇氣,成功剿滅海盜,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尊敬與愛戴。百姓們懇請僧兵留下,道廣回嵩山少林寺稟告曇宗方丈后,依據偈語指示,選定林泉院擴寺,南少林寺就此誕生。因其位于九蓮山,周圍九山環繞似蓮花,寺院處于花心,所以得名九蓮山少林寺,即南少林寺。

  在歷史的長河中,南少林寺命運多舛。清朝初年,反清復明的浪潮風起云涌,南少林寺因眾多武林俊彥和抗清志士在此匯聚,成為了反清的重要據點。但不幸被叛徒出賣,官軍大兵壓境,寺院陷入戰火,僧眾多數罹難,輝煌的寺院化為廢墟。不過,南少林的精神和武術并未就此消亡,幸存的武僧們流落民間,將南拳等武術技藝傳承下來,在民間生根發芽。

  直到1986年,在國家文物普查的契機下,南少林寺遺址被發現,沉寂多年的南少林寺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1992年,重建工作正式啟動,在各方的努力下,如今的南少林寺已初具規模。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氣勢磅礴。天王殿兩側的鐘樓和鼓樓,莊嚴肅穆,鐘聲、鼓聲仿佛在訴說著南少林寺的往昔歲月。大雄寶殿內,佛像莊嚴,香煙裊裊,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佛教氛圍。

  南少林寺還是南拳的發源地,其武術文化博大精深。在這里,大家不僅能欣賞到古樸的建筑,還能領略到南少林武術的獨特魅力。現在,就讓我們帶著敬畏與好奇,走進這座千年古剎,感受它的獨特韻味吧 。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11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莆田南少林寺,一起開啟這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莆田南少林寺的前身林泉院,早在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就已建成,靜靜矗立在九蓮山的懷抱中。唐初,國家初定,沿海卻并不太平,海盜頻繁出沒,騷擾百姓。少林寺作為武林圣地,應朝廷征召,派出僧兵前往平亂。道廣和尚帶領五百僧兵一路南下,在福建沿海地區大展神威,成功剿滅海盜,還積極傳播佛法,為百姓排憂解難。當地百姓對僧兵們感恩戴德,極力挽留。道廣回嵩山少林寺向曇宗方丈匯報后,按照方丈的偈語,選定林泉院進行擴建,建立了南少林寺。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周圍九山如蓮花環繞,寺院位于花心,便有了九蓮山少林寺的美稱,世稱南少林寺。

  清朝初期,風云突變,南少林寺因成為抗清志士的'聚集地,被官軍視為眼中釘。叛徒的出賣,讓南少林寺遭受了滅頂之災,官軍攻陷寺院,大肆殺戮僧眾,寺院也被大火焚毀。但南少林武僧們并沒有被打倒,他們帶著南拳技藝流落江湖,繼續傳承著南少林的精神。

  時間來到1986年,南少林寺遺址在文物普查中被發現,這個沉寂已久的歷史瑰寶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1992年,重建南少林寺的工作正式啟動,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南少林寺已煥然一新。我們現在看到的天王殿,雕梁畫棟,氣勢不凡。天王殿兩側的鐘樓和鼓樓,一鐘一鼓,仿佛在訴說著南少林寺的歷史變遷。走過天王殿,雄偉的大雄寶殿映入眼簾,殿內佛像莊嚴,佛香縈繞,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佛教氛圍。

  南少林寺還是南拳的發源地,這里的武術文化源遠流長。南拳以其剛勁有力、靈活多變的特點,聞名于世。現在,南少林寺也在積極傳承和弘揚武術文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武術人才。接下來,大家就可以自由參觀,去親身感受南少林寺的獨特魅力了 。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12

  親愛的朋友們,歡迎來到莆田南少林寺,一同領略這座千年古剎的獨特風采。

  莆田南少林寺,前身為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九蓮山麓,周圍群山環繞,景色宜人。唐初,沿海地區海盜猖獗,百姓生活不得安寧。少林寺僧兵受朝廷派遣,前往平亂。道廣和尚率領五百僧兵來到福建,他們憑借高強的武藝,迅速平定了海盜,還在當地傳播佛法,救助百姓。百姓們對僧兵們極為感激,希望他們能留下。道廣回少林寺向曇宗方丈請示后,依據方丈的偈語,選中林泉院進行擴寺,建立了南少林寺。由于此地九山環抱,形似蓮花,寺院處于花心位置,所以得名九蓮山少林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少林寺。

  然而,在清朝初年,南少林寺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轉折。當時,各地抗清志士紛紛匯聚于此,將其作為反清復明的重要基地。但不幸的是,因叛徒出賣,官軍對南少林寺發動了攻擊,寺院被大火焚毀,僧眾多數喪生。但南少林武僧的精神和武術傳承并未斷絕,他們流落民間,將南拳等武術技藝傳播開來,南拳也因此在民間得到了更廣泛的發展。

  1986年,在國家文物普查工作中,南少林寺遺址被意外發現,這個重大發現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1992年,省政府批準在遺址上重建南少林寺。經過多年的精心建設,如今的南少林寺已重現往日的莊嚴。我們眼前的天王殿,高大雄偉,殿內四大天王塑像威風凜凜。穿過天王殿,便是大雄寶殿,它是寺院的`核心建筑,莊嚴肅穆,殿內供奉的佛像慈悲祥和。

  南少林寺不僅是佛教圣地,更是南拳的發源地。這里的武術文化博大精深,南拳以其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聞名遐邇。現在,南少林寺也在不斷傳承和發揚武術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南少林武術。接下來,大家就可以自由參觀,去感受南少林寺的魅力了 。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 13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莆田南少林寺,這座古剎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莆田南少林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朝陳永定元年,當時的林泉院在此建成。唐初,沿海地區海盜為患,百姓苦不堪言。少林寺僧兵在道廣和尚的帶領下,奉命前往福建平暴。他們以高超的武藝和無畏的勇氣,迅速平定了海盜,還在當地傳播佛法,廣施善舉,深受百姓愛戴。在百姓的熱情挽留下,經唐王恩準,道廣依據嵩山少林寺曇宗方丈的偈語,選定林泉院進行擴建,建立了南少林寺。因其周邊九山環繞,宛如蓮花,寺院恰好處于花心,故而得名九蓮山少林寺,世稱南少林寺。

  清朝初年,南少林寺卷入了反清復明的斗爭。眾多抗清志士和武林豪杰在此匯聚,將其作為重要的據點。但由于叛徒的出賣,官軍對南少林寺發動了猛烈攻擊,寺院慘遭焚毀,僧眾傷亡慘重。然而,南少林武僧們并沒有放棄,他們帶著南拳技藝流落民間,繼續傳承著南少林的精神和武術。

  1986年,南少林寺遺址在文物普查中被發現,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便在海內外引起了轟動。1992年,重建南少林寺的工作正式展開。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南少林寺已基本恢復了往日的風貌。我們現在看到的天王殿,氣勢恢宏,展現出佛門的威嚴。天王殿兩側的鐘樓和鼓樓,相互呼應,鐘聲、鼓聲悠揚。再往前走,便是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殿內佛像莊嚴,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南少林寺作為南拳的發源地,其武術文化源遠流長。南拳以其剛猛有力、靈活多變的特點,在武術界獨樹一幟。現在,南少林寺也在積極推動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更多人領略到南少林武術的魅力。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去感受南少林寺的獨特韻味 。

【莆田南少林寺導游詞】相關文章:

南洞導游詞02-14

南尖巖導游詞05-31

西藏南迦巴瓦峰導游詞08-09

西藏南迦巴瓦峰導游詞[合集]04-05

游少林寺作文09-28

關于少林寺的詩句06-28

莆田作文400字八篇07-10

游少林寺作文優選(2篇)11-28

彩云之南作文09-1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图片综合区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日韩精品电影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高濑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