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鐵道飛虎觀后感
鐵道飛虎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1-18 17:22:32
  • 相關推薦
[精華]鐵道飛虎觀后感12篇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鐵道飛虎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鐵道飛虎觀后感1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伴隨著一陣引人哄笑的歌聲,我們在校觀看了《鐵道飛虎》這部影片,我感觸頗深。

  一群地地道道的“土八路”──一支由農民組成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讓人啼笑不已的周旋與較量,可能有同學說這不就是一群會搞笑的農民嘛!的確!他們是農民,但卻是一群有勇有謀的“中國軍人”!

  他們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坦克面前,他們有視死如歸的氣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他們之間的生死情誼。他們劫囚犯,劫火車,搶炸藥包,只為了炸橋。本以為他們能活著回去,然而總有個讓人恨,卻總是不死的角色──日本大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堅持不懈”一次次的失敗,都還是僥幸地活到了最后,然而在智勇雙全的馬原及同伴的手中卻最終難逃慘敗的結局。

  使我久久不能忘卻的是那一聲轟響,響徹云霄,鐵軌上的兩列火車,不出所料、準確無誤地撞在了一起。伴著西邊的殘霞昏黃,好一番氣派的景色!但貨車并未跌落下去,而是定格在了那,車上還上演著日本大佐和馬原他們一番激烈爭斗。馬原奮力將炸藥包扔向了那列車廂,進去了!不,不,掉出來了,在車廂的下方。轟響,“啊!真是天助我也啊!”日本大佐說道。但并沒有結束,在橋梁下馬原抱著最后一包炸藥,引身自爆。昏黃的夕陽下,只見一道電光劈裂了長空,他渾身閃閃披上彩虹……

  是的,你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你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不朽的`英雄贊歌。黑暗終將散去,光明終將來臨,西邊的太陽終將要落下,而明天將升起東方的朝陽!我敬仰你們,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

  在刀光劍影的戰爭中,有多少英雄志士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舍生忘死,赴湯蹈火,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了我們和平的生活。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生長在21世紀的搖籃中,享有先輩們為我們打下來的和平環境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我們不必像馬原他們用生命去奪取勝利,捍衛和平,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我們不忘初心,不怕困難,勇敢頑強,追逐夢想。因為有你們──偉大的英雄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鐵道飛虎觀后感2

  以動作明星出道至今仍活躍在影壇,并且有著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在國內除了成龍之外,大概找不出第二個。“成龍”,便是一塊金字招牌。20xx年,是成龍異常活躍的年份之一,繼7月的《絕地逃亡》之后,臨近歲末,又有了這部《鐵道飛虎》。而明年大年初一,又有《功夫瑜伽》上映,并且,題材都是成龍式動作喜劇。國內如成龍者,一時無兩。

  和《絕地逃亡》的穿越國境以及《功夫瑜伽》的玩轉印度不同,《鐵道飛虎》則是一個以鐵路為依托在抗日戰場打鬼子的故事。它的原型是抗戰期間山東棗莊一帶的抗日武裝“魯南軍區鐵道大隊”,后被稱為“鐵道游擊隊”,又稱“飛虎隊”。他們依靠臨城為根據地,借助當地老百姓的力量,以破壞日軍物資為目的',開展游擊戰術,對日軍形成騷擾并造成重創,令日軍聞風喪膽。

  1954年,“魯南軍區鐵道大隊”由作家劉知俠寫成小說,使得鐵道游擊隊的事跡聞名全國,1956年又改編成《鐵道游擊隊》電影,成為傳唱不朽的紅色經典。它以原型故事為總綱,用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演繹先輩們的抗日往事。除了成龍之外,領銜主演的是像黃子韜、王凱、王大陸這樣的兩岸小鮮肉,自然能夠讓年輕觀眾心馳神往。有原型故事,又有實力派導演丁晟執導,并且有成龍保駕護航,又是成龍拿手的動作喜劇,《鐵道飛虎》自然不會差到哪里去。

  況且,故事本身就沒有太過復雜的劇情發展,不用猜誰是臥底,也不用對屢屢反轉的劇情大傷腦筋。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更何況丁晟和成龍已經合作三回。在經過《大兵小將》、《警察故事20xx》的合作之后,《鐵道飛虎》自然更加熟稔。丁晟的執導功力經過多部影片的檢驗已經證明,尤其是去年頗受好評的《解救吾先生》的上映,觀眾對丁晟的信心也大為增加。

  對于紅色經典,雖然大陸一直在翻拍,但我們要向兩名香港導演和演員學習,一是徐克,二是成龍。徐克翻拍《智取威虎山》,不僅受到觀眾的一致稱贊,票房也在當年豪取8。8億元,成為大陸年度票房第4名。徐克不僅還原當時歷史場景,還巧妙利用特效增加影片觀賞性,并且,沒有過度美化解放軍,也沒有過度丑化土匪,尤其成功塑造了主角楊子榮和反派座山雕這兩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使得《智取威虎山》最終以口碑贏得票房。

鐵道飛虎觀后感3

  影片主要講的就是山東棗莊一代的土著抗日游擊隊,是如何偶遇八路軍,又如何和前軍閥組隊,最終成功地破壞了日軍進攻前線的計劃的故事。

  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這是一個與嚴肅并重的故事。

  畢竟是抗日題材,雖然是動作喜劇,電影還是要表現一些嚴肅的東西在里面。這就需要一眾主演們既能地表現出那個年代百姓的風貌,對敵人的憎惡,又能不失時宜地搞笑,可謂是帶著鐐銬跳舞。

  比如,成龍在里面扮演的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他的打斗動作看起來就不能夠太過于敏捷、專業。

  同理,wuli滔滔也變成了一個山東小青年,許多打斗場面非常真實。

  王大陸飾演的八路,前一秒還在搞笑,后一秒卻在眾人面前哭著承認自己想家了(即使有欺騙眾人的意思,但想家確實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這部電影會像抗日神劇那么夸張,相反,它的搞笑和真實,更能讓你在開懷大笑的同時,認識到上那段時期真正的殘酷之處。

  幾乎每個主角在現實生活中的“梗”,都被用在了電影里,比如成龍在形容炸藥包爆炸的聲音的時候,竟然脫口而出一個“duang~”,說這還甩了下頭發。此句一出,現場狂笑。

  Wuli滔滔還就自己的唱功進行自黑。可以說,所有的角色為了電影效果都很拼。

  除去眾主演,配角的戲也很好看。

  比如對于國內觀眾已經非常熟悉的矢野浩二

  在電影中,他飾演一個面癱的站長,每次回答長官問話的時候,臉都會不由自主擺出微笑的'表情,而每次露出笑容,就有壞事發生。

  兩個反面角色,山口和由子也很拼。還讓純潔的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抗日劇里日本人和中國人接吻(還是同性之間)。

  總的來說,電影的制作還原度很高,的服裝、道具都可以看出來是做了精心的準備的。大街上有攤煎餅的,有打鐵的,賣水果的,影片給我們展示了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城鎮和農民的生活。

  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有一個鏡頭掃過一面墻,上面還用繁體字印著“大東亞共榮圈”,如此到位的細節也說明了導演的用心。

  最后,正如標題所說,以上這些主要角色的喜劇效果,我個人認為都敗給了影片中一個戲份不足5分鐘的龍套角色。

鐵道飛虎觀后感4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伴隨著一陣引人發笑的歌聲,我們在校觀看了《鐵道飛虎》這部影片,我感觸頗深。

  一群英勇無畏的“土八路”──一支由農民組成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讓人啼笑不已的周旋與較量,有的同學說這些農民很幽默,的確!他們是幽默的農民,他們更是一群有勇有謀的“中國軍人”!

  他們無所畏懼,在敵人的坦克面前,他們有視死如歸的氣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他們之間的生死情誼。他們劫囚犯、劫火車、搶炸藥包,只為能成功炸橋。本以為他們能活著回去,然而總有一個讓人恨之入骨的角色──日本大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堅持不懈”的失敗,他雖然僥幸地活到了最后,卻難逃殘敗的結局。

  這部電影中,使我久久不能忘卻的是那一聲轟響,響徹云霄。伴著西邊的殘霞昏黃,鐵軌上的`兩列火車,不出所料、準確無誤地撞在了一起。幸好火車并未跌落下去,而是定格在那,火車上,日本大佐和馬原正在激烈爭斗。馬原奮力將炸藥包扔向了那列車廂,進去了!不,不,掉出來了,掉在車廂的下方。轟……馬原被日本大佐扔出了火車,“啊!真是天助我也啊!”日本大佐說道。但這一切并沒有結束,馬原抱著最后一包炸藥在橋梁下引身自爆。昏黃的夕陽下,只見一道電光劈裂了長空,他身披彩虹……

  是的,你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你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不朽的英雄贊歌。黑暗終將散去,光明終將來臨,西邊的太陽終將要落下,而明天將升起東方的朝陽!我敬仰你們,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

  在刀光劍影的戰爭中,有多少英雄志士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才換來了今天和平的生活。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生長在21世紀的搖籃中,享有先輩們為我們創造的和平環境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我們不必像馬原用生命去奪取勝利,捍衛和平,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我們不忘初心,不怕困難,勇敢頑強,追逐夢想。因為有你們──偉大的英雄先輩們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鐵道飛虎觀后感5

  看完整部影片,尷尬是頻率最高的詞。角色設定的尷尬。成龍一改往日“特工”“警察”“考古學家”“將軍”等等角色的設定,選擇用一個生活在抗戰中的“小人物”去演繹這個故事。不同于之前的角色需要有功夫的支撐。車站工頭的角色,擁有絕頂的功夫,“少說話多做事”,息事寧人的見識。人物設定卻只有他隨身煙袋的故事那樣單薄,經不起推敲。再加上“干大事”這樣空洞但卻滑稽的大主題,你覺得成龍明明有一身功夫和見識,卻總是自動要去做大家都不太看得起的小事。我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意識到他們“平常”扒光日本憲兵,偷日本軍服有任何作用,更何況還一直讓大家轉頭。最后的“大事”——炸橋設定,也是莫名其妙、無頭無尾。

  情節敘述尷尬,影片大部分在“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歡快配樂下下講述的喜劇武打故事,這部分和最終犧牲自我“炸大橋”的部分完全沒辦法設計一個平穩的過度。觀眾瞬間就出現了“這段我是不是應該用一個悲傷的表情”和“這段明明是個設計的包袱,但不好這樣嘲笑他人”這樣尷尬的感覺。直到影片結束,你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人物線處理的尷尬:各個人物尷尬的`謝幕方式,充分凸顯了本片設計的粗糙以及對觀眾的不尊重(特別的細節待糾正)。切腹怕疼的日本軍官:最后被非常血腥地倒插在刀刃上;boss一般的日本婆娘,最后被高速飛過的“鐵塊”砸斷了半個身子;無數日本龍套被堵在車廂里挨了兩發大炮活活燒死;“飛虎隊”的團員們,除了死法勉強說得上是犧牲的“捱到最后的三人組”,其他角色死的不明不白,草草了事。你聽這段敘述他們死法的部分,其實在電影畫面上都非常得血腥,但是導演處理的方式根本弄不明白這是不是諷刺,尤其和充滿喜劇元素的成龍電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之前的成龍電影,比如《神話》,梁家輝飾演的考古學家死于水銀中毒,但是死之前對于夢想的掙扎和自己的悔悟,你是能理解的。但在《鐵道飛虎》你完全感受不到對自己創造角色的尊重,也體現出主創對觀眾怎么看這段充分的不在乎。

鐵道飛虎觀后感6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這首60年前的老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至今傳唱大江南北。影片描繪了抗戰期間一支活躍在魯南鐵路線上的抗日游擊隊的傳奇經歷,有很高的觀賞性。日前,以同一群抗日英雄為主角的新電影《鐵道飛虎》,宣布將于20xx年12月30日賀歲檔在中國以及北美、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同步上映。著名影星成龍出演足智多謀的鐵道游擊隊隊長。

  《鐵道飛虎》從風格到故事都有所創新,導演丁晟和演們打造的是一部具有動作、戰爭元素的喜劇電影。成龍坦言,這次不太一樣的是“重團隊,輕個人”,與他以往作品里的孤膽英雄不同,主角是一幫小人物,但都身懷絕技。丁晟表示,這次選拔演員的標準格外高,每個演員都必須是“有功夫的爺們兒”,因為火車開起來是沒法迅速剎住的,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很難完成動作。主創們也設計了滑板扒火車、滑梯扒火車、竹竿扒火車等驚險動作,以提高觀賞性。為了拍到真正的蒸汽火車頭,劇組一直在零下20攝氏度的東北拍攝,還重新搭建了一個火車站。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這首60年前的'老電影《鐵道游擊隊》的插曲,至今傳唱大江南北。影片描繪了抗戰期間一支活躍在魯南鐵路線上的抗日游擊隊的傳奇經歷,有很高的觀賞性。日前,以同一群抗日英雄為主角的新電影《鐵道飛虎》,宣布將于20xx年12月30日賀歲檔在中國以及北美、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同步上映。著名影星成龍出演足智多謀的鐵道游擊隊隊長。

  《鐵道飛虎》從風格到故事都有所創新,導演丁晟和演們打造的是一部具有動作、戰爭元素的喜劇電影。成龍坦言,這次不太一樣的是“重團隊,輕個人”,與他以往作品里的孤膽英雄不同,主角是一幫小人物,但都身懷絕技。丁晟表示,這次選拔演員的標準格外高,每個演員都必須是“有功夫的爺們兒”,因為火車開起來是沒法迅速剎住的,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很難完成動作。主創們也設計了滑板扒火車、滑梯扒火車、竹竿扒火車等驚險動作,以提高觀賞性。為了拍到真正的蒸汽火車頭,劇組一直在零下20攝氏度的東北拍攝,還重新搭建了一個火車站。

鐵道飛虎觀后感7

  根據《鐵道游擊隊》的改編,成龍將自己的喜劇風格帶入到了這場昔日的紅色經典,固然那用幽默重新裝點的鐵道抗日,使《鐵道飛虎》煥發著一種全新的朝氣,但又不得不說那浮夸過度的場面道具,使電影未能真正如虎添翼的跳出一部動作片的淺池。

  在已然擁有著一個真實故事和經典藍本的奠基下,《鐵道飛虎》無疑在先天上是占優的,就像《血戰鋼鋸嶺》那位只身挽救了數十人生命醫療兵的傳奇,一支在真實上活躍敵后取得了斐然戰果的鐵道游擊隊,并不會讓人有感電影劇情上的'胡編亂造,反而能寫實于民族凝聚力,彰顯國人面對侵略戰爭不屈的毅力,所以即便昔日的《鐵道游擊隊》有著尤為刻意的革命樂觀主義,但個人認為其今日看來仍舊不失為一部中肯之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編的《鐵道飛虎》,其與諸多真正的抗日“神”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但成龍的功夫幽默和諸多的笑料包袱使得這部新作相比老版有著尤為出色的娛樂性,或許會有很多會認為戰爭與喜劇并不應該混為一談,但其實不論是國產的《三毛從軍記》,還是《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大獨裁者》這樣的的他國經典,其實都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固然《鐵道飛虎》做出的這種結合尚難以企及這些佳作,但總歸是好過于如《舉起手來!》中那樣對日本荒謬的丑化。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干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夸張意味的成龍動作喜劇,這自中還有著明修棧道,暗度成倉希望兒子復出的私心,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甚至還有著所謂的彩蛋,這些好萊塢喜劇套路的沿用,卻使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后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也有著激情熱血,可這些卻并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客觀的講看《鐵道飛虎》時我也笑了,但如果一部有著真實歷史沉淀的戰爭電影,在時隔近六十年后今天的改編,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有笑意與熱血,自認為這樣的戰爭電影其實已然迷失了它的真正意義。

鐵道飛虎觀后感8

  成龍的這部《鐵道飛虎》講的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并且在他的電影里,渴望有英雄主義,一直都是貫穿始終的。丁晟拍完真人真事改編的《解救吾先生》,這次改編的是“鐵道游擊隊”,除了剪輯有些拖沓,其余是合格的。看慣了一臉嚴肅的戰爭片,其實《鐵道飛虎》可能更靠近真實的生活一點。

  美國有個叫《蠢蛋搞怪秀》的真人秀電影,《鐵道飛虎》的主人公比較像這幫蠢蛋。就好像漫威電影里的那些超級英雄,他們屎尿屁,沒有那么宇宙無敵。《鐵道飛虎》做的是小人物的英雄式劇情。

  如果說鐵道游擊隊比較像一個正規的被后封的軍*,那鐵道飛虎隊大概就是民間的愛國者聯盟,他們連自己的飛虎標志都畫不好,但這又恰恰就讓故事顯得非常真實,影史經典有《猜火車》。而《鐵道飛虎》有“追火車”的重要戲份。飛虎隊追上火車設計讓火車上的日本人全盤擊落,開頭的車內戲,又有很多戲劇的`成分。電影無疑是好笑的,有很多自己打臉的梗,比如成龍飾演的飛虎隊隊長講完一句話下一秒就會發生這件事。而那些諸如Duang或黃子韜自黑自己“我一唱歌他們就說我跑調”的臺詞,王凱的手,還有他一直碎碎念說“太不正規了”的戲份,都很有趣的總結了這一年的娛樂話題。

  大家崇尚漫威宇宙世界和皮克斯迪士尼動畫,因為他們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出新的同時會隱藏在新片里很多彩蛋。《鐵道飛虎》里讓我挖掘到一些,是成龍戴牛仔帽子,一直止不住的說“我也很忙啊”(周杰倫的專輯《我很忙》),飛虎隊用日軍的炸彈最終炸了橋(草船借箭)。

  如果不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主旋律電影,只當成復仇的電影來看。煎餅上的紅點,影射諷刺日本國旗;相聲演員用自己的基本功,一本正經的胡攪蠻纏;日本的女軍*被蒸汽熏到,之后“死而復生”,結果一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就條件反射嚇著捂眼鏡,這可能是最隱晦的人體實驗了。

  飛虎隊把火車分成好幾截,每一段都有一部分好玩有設計的段落。這是支沒抱著“希望活著回去”的山東“敢死隊”。電影里用了很多本是樣板戲的配樂,其實就是京劇里的頓點。看到后來,這群蠢蛋國的英雄人物,像碎片化的群像一樣,用喜劇的哈哈哈哈,完成了誰都知道結局的電影。

  姜文在《鬼子來了》里設計了中國村民教日本人說臟話的戲,臺詞的內容是“大哥大嫂過年好”。《鐵道飛虎》里有大哥成龍和攤煎餅的二嫂,這部電影放在圣誕檔期,配合賀歲檔,意思倒真成了“大哥二嫂過年好”的賀歲喜劇。

鐵道飛虎觀后感9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 李鎮:我覺得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實現了一種嫁接,就是把紅色經典能夠和成龍式的喜劇能夠放在一起,然后沒有消解到歷史的重量,然后丁晟他個人的風格,比如說在情緒上、在節奏上,在這種懸念的設計上,在漫畫感上都加入進去,都沒有消解掉原來紅色經典的這種重量。這個可能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

  電影《鐵道飛虎》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1941年抗日戰爭期間,棗莊的一群小人物,逮到機會組團打劫日本軍列,直到有一天,他們誤打誤中救了受傷的八路軍,接受了他的`臨終囑托。不同于以往紅色影片高大全的標簽,《鐵道飛虎》描寫的是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性格各異,但都有愛國之心,這使得整部電影人物個性鮮明。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 李鎮:每個人都有他們在角色上的任務,比如說王凱,他可能主要負責耍酷,他的這個神槍,還有他的一些馬上戲,都非常的帥,那么黃子韜本人是學過武術的,所以他在動作戲里面,在這部電影里面也是表現很出色的。像王大陸這個演員,他的喜劇感是很特別的,他的表演和這個場面之間的不協調來產生一個瞬間的喜感。

  《硬漢》系列、《大兵小將》、《警察故事20xx》,細數丁晟導演以往作品,可以稱他為名副其實的硬漢導演。動作戲追求真實,對細節的把控也相當專注。《鐵道飛虎》從場面、動作到造型、臺詞,都能看到導演丁晟讓經典煥發活力的用心。導演丁晟的最大特點,就是力求真實感。為了突顯火車的撞擊力,主創用一比四的原建材搭建火車和大橋模型,真撞真炸拍攝而成,在特效泛濫的今天尤為可貴。除了是一部紅色影片,《鐵道飛虎》也是一部標準的成龍式動作電影。在行駛中火車上拍打戲,難度不言而喻。影片追求真實基礎上加入跑酷等動作元素,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 李鎮:火車電影這樣的動作戲,這樣的處理方式上,其實以前有很多很多成功的先例了,所以在這個上面如果有創新的話是很難的,那么我們發現這個電影的創新還是有不少的,比如說扒火車的方式,滑梯、竹竿等等。

  同樣帶來新鮮感的還有影片的美術設計,與傳統抗戰片不同,《鐵道飛虎》在服裝用色上,拋棄以往的灰布長褂,轉而用紅、黃、藍,色彩等亮色。臺詞的運用也是《鐵道飛虎》的一大特色,細品之下簡單明了,又透露出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讓人印象印象。

鐵道飛虎觀后感10

  《鐵道飛虎》是成龍的作品里,第一次大規模啟用“小鮮肉”,飛虎隊的組合一公布后,就引來眾人矚目,但丁晟坦言,這次選拔的標準也格外高,“這部電影動作戲的屬性,需要每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爺們。火車開起來是沒法剎車的,100噸的鐵疙瘩動起來的勢能,連成家班的武術指導看著都恐懼,對于完全沒有動作基礎的演員來說,很多動作很難完成。”

  據丁晟透露,黃子韜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術功底很好,靈活度也好,最早選他是因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凱是老天爺送給《鐵道飛虎》的禮物”,丁晟說,“電影開拍20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大家都著急了,我就想賭一把,堅持去找最合適的,直到看到王凱的照片,覺得有種落魄的貴族感,我覺得就是他。”

  王大陸這個角色與其他飛虎隊不同,是唯一的一個八路軍,需要有點痞勁兒,“當時也是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劉德華推薦了《我的少女時代》的男主角,當時內地還沒有上,但我打開電腦,看到他的照片,就覺是他。桑平很靈活,天生自帶喜感,拍完《解救吾先生》后,丁晟就敲定了與他下一部戲的合作。而吳永倫是成家班出身,抗打抗摔,這五個人與成龍一起組成了“鐵道飛虎”。

  這次拍攝,每一個演員拍戲也都是拼了命,據悉,黃子韜拍攝后期全身起水痘,但為了不耽誤大家拍攝,多癢都上,丁晟說:“黃子韜特別爺們兒,大家也心疼,但為了緩解氣氛,他就跟大家說,后期注意ps下水痘就行了。”“渾身都是水痘,特別癢,有時候都癢到想發脾氣,但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堅持的。”黃子韜說。

  而王凱騎馬的戲,也是搏了命,導演透露:“這場戲必須離火車很近,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卷入火車底,這個鏡頭沒辦法有更多保護措施,但是王凱做到了。”王凱自己也爆料:“地上高地起伏,拍了一天,感覺屁股都磨破了”。被虐還沒完,“當時火車上有一個籠子掉下來,馬驚了一下,很重的.摔了一下,別人都以為我得痔瘡了。”王凱大笑。

  雖然之前與成龍合作過《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xx》,但丁晟此次依然戰戰兢兢,“之前合作更多的是擔心拍不好戲,但這一次,更多的擔心是拍火車戲的危險。”丁晟坦言,當接下大哥的任務后,才發現無論是扒火車,還是撞火車,都沒有什么參考影片,所以與火車的“親密接觸”都是在摸黑前行,“有太多驚險是沒有預判的,殺青之后,都不敢再去想。”

鐵道飛虎觀后感11

  根據《鐵道游擊隊》的改編,成龍將自己的喜劇風格帶入到了這場昔日的紅色經典,固然那用幽默重新裝點的鐵道抗日,使《鐵道飛虎》煥發著一種全新的朝氣,但又不得不說那浮夸過度的場面道具,使電影未能真正如虎添翼的跳出一部動作片的淺池。

  在已然擁有著一個真實故事和經典藍本的奠基下,《鐵道飛虎》無疑在先天上是占優的,就像《血戰鋼鋸嶺》那位只身挽救了數十人生命醫療兵的傳奇,一支在真實歷史上活躍敵后取得了斐然戰果的鐵道游擊隊,并不會讓人有感電影劇情上的胡編亂造,反而能寫實于民族凝聚力,彰顯國人面對侵略戰爭不屈的'毅力,所以即便昔日的《鐵道游擊隊》有著尤為刻意的革命樂觀主義,但個人認為其今日看來仍舊不失為一部中肯之作,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新編的《鐵道飛虎》,其與諸多真正的抗日“神”片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但成龍的功夫幽默和諸多的笑料包袱使得這部新作相比老版有著尤為出色的娛樂性,或許會有很多會認為戰爭與喜劇并不應該混為一談,但其實不論是國產的《三毛從軍記》,還是《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這樣的的他國經典,其實都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固然《鐵道飛虎》做出的這種結合尚難以企及這些佳作,但總歸是好過于如《舉起手來!》中那樣對日本荒謬的丑化。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干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夸張意味的成龍動作喜劇,這自中還有著明修棧道,暗度成倉希望兒子復出的私心,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甚至還有著所謂的彩蛋,這些好萊塢喜劇套路的沿用,卻使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后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也有著激情熱血,可這些卻并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客觀的講看《鐵道飛虎》時我也笑了,但如果一部有著真實歷史沉淀的戰爭電影,在時隔近六十年后今天的改編,最終所留給人的只有笑意與熱血,自認為這樣的戰爭電影其實已然迷失了它的真正意義。

鐵道飛虎觀后感12

  最早接觸成龍,是在《紅番區》《飛鷹計劃》《A計劃》《城市獵人》這些年代久遠的片子中,那時候成龍是整個故事絕對的主角,他不僅年輕,能打,還風流倜儻英俊瀟灑,和女主角談著戀愛,用一點點桃色作為動作戲的點綴。

  后來成龍進軍好萊塢,拍了《尖峰時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觸到這些片子的時候,我正在讀中學。對那時的我來說,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后,隨著學業越來越忙碌,成龍似乎從我的生活里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現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伴隨著一些評分不太高的電影,一些花邊新聞還有霸王廣告的鬼畜視頻。

  這些年國內電影行業發展很快,成龍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出挑,我也從未進到電影院中去看過他的電影。當滿世界在呼喊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時候,我偶爾會想:為什么沒人說我們欠成龍一張電影票呢?這就是我走進電影院看《鐵道飛虎》的原因。

  影片中,成龍、黃子韜飾演一群“鄉巴佬”,組成了一個民間抗日游擊隊,雖然他們做事沒有章法,也沒什么明確的目標,只能是小打小鬧,卻也成功地破壞了日軍的一些行動,拖延了日軍的侵略腳步。

  直到王大陸飾演的八路軍出現,他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炸橋。而靠著這么一群連字也不識的鄉巴佬,又怎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于是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了,王凱飾演的飯店老板在眾人危機之時猶如天降神兵,騎著駿馬飄然而來,三下兩下就化解了危機。

  當然,基于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圍,王凱肯定也是“帥不過三秒”,但不論如何,王凱這個角色在整部電影的劇情中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成龍飾演的角色不識字,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經常會忘掉自己想要說什么,他的相好由年輕貌美的女演員,換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婦,甚至連他引以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幾乎沒有體現。而王凱則仿佛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成龍”,身手矯健,作用關鍵,虎虎生威,讓場下的觀眾都發出一陣陣尖叫。

  于是成龍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變成了一種對眾人精神上的指引,變成了一種號召力,一種信賴,一種穩重和踏實。

  影片最后,最核心的一擊還是交給成龍來完成了,看著他在墻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間思緒飄回到很久以前,腦海中出現了成龍英姿颯爽、化解危機的模樣,竟然有些感動。

  我是抱著看娛樂片的心態進的電影院,沒想到除了笑聲,還看到了成龍大哥的另一種可能性。

【鐵道飛虎觀后感】相關文章:

鐵道飛虎觀后感03-12

《鐵道英雄》觀后感10-09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10-10

風箏飛呀飛作文11-06

飛呀飛教學反思08-17

《飛呀飛》教學反思09-30

《武松打虎》觀后感-觀后感02-19

虎媽作文06-16

寫虎的作文05-26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日韩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草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特级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